近日,《成都市“十四五”國際會展之都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出爐,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成都會展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等。
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橋梁,在城市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規劃》提出,到2025年,將成都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之都,助力打造帶動全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全市會展經濟量質齊升
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規劃》中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到2025年,立足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現代會展產業體系,將成都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之都。
具體而言:
——會展規模效益穩步增長。會展經濟量質齊升,消費引領和貿易促進功能凸顯,綜合帶動效應進一步增強,數字會展和綠色會展持續推進,會展總收入、會展活動數量、展出總面積等主要指標實現持續增長。到2025年,全市會展業總收入超過1600億元,舉辦重大會展活動數量超過1200個,展出總面積超過1450萬平方米。
——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國際會展活動數量大幅增長,國際參展比例進一步提高,國際權威認證項目持續增加,會展品牌建設邁上新臺階。到2025年,舉辦UFI(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展會項目超過20個,舉辦符合ICCA(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標準的會議項目超過40個。
——會展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匯聚一批牽引能力強、帶動效應好的會展鏈主企業和組織機構,本土會展企業集團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企業。到2025年,會展企業數量超過800家,年營業收入過億本土會展企業超過8家,知名會展企業落戶或設立分支機構超過15家。
——會展人才建設成效顯著。人才引進和培養體系不斷完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有效推進,形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的會展人才體系。到2025年,會展職業經理人(高級)認證數量超過350人,引進國際會展專業人才數量超過500人。
——會展載體設施逐步完善。會展載體布局不斷優化,專業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會展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到2025年,會展專業場館可供展出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會議型酒店房間數量超過15萬間。
六項重點任務
推動提質增效
為推動會展業提質增效、支撐引領,聚力“建圈強鏈”,塑造產業新格局,構建產業新生態,培育產業新動能,推進數字會展和綠色會展,在《規劃》中用6個小節部署了塑造會展業新格局、構建會展業新生態、培育會展業新動能、推動展產融合發展、促進會展業開放合作、完善會展業配套服務六項重點任務,而“新”是其關鍵詞。
比如,塑造會展業新格局,成都將優化全市會展業空間結構、高效配置要素資源、協同聯動促進各區域核心功能相互支撐,構建“雙核驅動引領、四大特色助力、全域協同發展”的“2+4+N”會展業發展新格局,形成特色功能優勢,服務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做優做強。其中,“雙核”指的是四川天府新區和成都高新區。
今后,成都還將構建會展業新生態,推動會展業建圈強鏈。“下一步將建強成都都市會展引擎圈,推動四川會展發展主干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推動成德眉資會展業一體化、同城化發展,加強與7個區域中心城市協調發展,提升區域發展的整體性,共建共筑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會展產業生態圈。”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在培育會展業新動能方面,《規劃》明確,要按照“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思路,聚力城市名片打造、要素資源共享、內外市場聯通,實施名展(會)、名館、名企、名業培育行動,構建會展專業人才隊伍,推動會展業數字化、智慧化、生態化轉型升級,拓展城市綠道、公園等會展展示新空間。(王俊嶺)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