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今年1月—11月,我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0085億元。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首次邁上1萬億元臺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完成投資最多的一年,較去年全年增長33%。
超九成集中在防洪、
水網工程和河湖生態治理
“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突破1萬億元,有10個省份完成投資超過500億元,充分發揮了穩投資、促就業的作用。”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說,今年新開工的水利項目、投資規模均為歷史最多。截至11月底,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2.5萬個,新增投資規模1.18萬億元,較去年全年多開工3767項,多增加投資規模6511億元。
萬億元投資投向了哪些領域?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表示,主要聚焦水利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重點在4個領域:
——加快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完成投資2964億元。重點推進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黃河下游防洪治理、長江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等一批防洪骨干工程及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等項目建設。
——大力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完成投資4179億元。積極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重大項目,加快云南滇中引水、安徽引江濟淮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及灌區新建和改造、農村供水、中小型水庫等項目建設。
——圍繞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加強水生態修復保護,完成投資2132億元。積極推進一批重點河湖生態治理,實施農村水系整治、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
——推進水文基礎設施、數字孿生流域、三峽后續等項目建設,完成投資810億元。
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
數量創歷史新高
在所有水利建設投資項目中,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引人注目。
“重大水利工程有吸納投資大、產業鏈條長、創造就業多等優勢,是穩增長、促就業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說,今年以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新開工工程數量、在建工程數量、在建工程投資規模與完成投資額均創歷史新高。
——新開工工程數量為歷年之最。46項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中,南水北調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江西大坳、海南牛路嶺等8個大型灌區開工建設,投資規模超過4300億元。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實現關鍵節點目標。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通過二期蓄水階段驗收,已進入正常蓄水位運用;引江濟淮工程即將在年底實現試通水試通航;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完成投資540億元,已完成輸水隧洞總長的70%;陜西引漢濟渭工程近100公里的秦嶺輸水隧洞全線貫通;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135公里盾構隧洞全線貫通,即將建成通水,為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提供保障。
——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建成發揮效益。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江西四方井水利樞紐等陸續完工,今年已有30項工程完工,預計年底前還有四川武引二期灌區、升鐘二期灌區工程等能夠建設完成。
財政投入、金融信貸和
社會資本多管齊下
截至目前,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465億元,較去年全年增長43%。如此大規模的水利建設,錢從哪里來?
“在于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劉偉平說,在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投入的同時,今年水利部圍繞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聯合金融機構出臺水利中長期貸款支持政策,制定推進水利基礎設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發展、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指導意見,全力推動這些政策落地生效。
水利部財務司司長楊昕宇表示,金融資金支持水利項目建設今年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1月底,國開行、農發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水利貸款余額達26450.7億元。
據水利部統計,截至11月底,水利建設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024億元,較去年全年增長51.3%;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3196億元,較去年全年增長77%。
楊昕宇說,今年新開工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等一大批重點水利項目,已成功獲得金融信貸資金支持。(劉詩平)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