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泰,民間保護莊寨熱情高漲。永泰縣村保辦 供圖
谷貽堂 張培奮 攝
紹安莊 賴澤樟 攝
積善堂 葉俊忠 攝
記者2日從永泰縣獲悉,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WMF)發布的“2022世界建筑文物觀察名錄”(WMW)中,位于永泰縣的莊寨建筑——“黃氏父子三莊寨”谷貽堂、紹安莊和積善堂,從全球225個提名遺產地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建筑文物。
“永泰莊寨的提名和列入,將這一類少為人知的建筑形式和中國傳統家族生存智慧彰顯于國際視野,也為當代中國鄉村基于遺產價值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拓展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永泰縣相關負責人說。
“永泰山區保存著大量被稱為莊寨的防御性鄉土建筑。莊寨的建造是為了一個大家族的成員共同生活并抵御外敵,選址通常位于河邊,建在易于防御的斜坡上。在建有銃樓的夯土墻內,數百個房間圍繞著紀念家族祖先的空間——廳堂布局。莊寨反映了集體防御的需要以及家庭關系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這樣評價永泰莊寨。
據介紹,永泰莊寨始興于唐朝,留存著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被稱為“中國家文化棲息地”,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有152座,其中5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永泰眾多莊寨中,由黃氏父輩及子輩兄弟分別建造的三座莊寨——谷貽堂、紹安莊、積善堂,是較有代表性的實例。谷貽堂始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創建者為黃孟鋼;紹安莊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為黃孟鋼長子黃學書所建;積善堂始建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是黃孟鋼三子黃學猷所建。
列入名錄,意味著什么?據介紹,WMF接下來將在一定范圍內提供資金支持,并在國際專家智庫和宣傳推廣平臺上為莊寨創造更多機遇。永泰莊寨可進一步通過國際平臺尋求合作。
莊寨走出“深閨”,得益于當地保護工作的厚積薄發。“近年來,我們加強了古村落、古莊寨的保護力度,國家級和省級的傳統村落數量均為福建省之最。”永泰縣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同時,永泰出臺了《永泰莊寨搶修資金的獎補辦法》《永泰縣農村民房使用權流轉指導意見》等條例,成立了國內首個“古村落古莊寨復興司法保護基地”,規范古莊寨保護與開發,探索閑置農房合理利用方法。
隨著遺產保護、鄉村振興和文化復興的全面推進,莊寨族人們合眾出資出力修繕莊寨的舉措日益增多,還專門成立了莊寨保護與發展理事會。截至今年2月,永泰全縣已成立38個莊寨保護與發展理事會。(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董揚潔)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