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推進會暨“劃定確定工作”總結會。會議全面總結了2016年以來各地關于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的工作進展情況,要求各地持續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認定工作,大力推進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編制等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自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加大了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力度,全國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數量實現顯著增長,一大批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挖掘和認定,為全面系統地保護好各類歷史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奠定了重要基礎。經過5年多的努力,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國共劃定歷史文化街區超過1200片、確定歷史建筑約5.7萬處。較2016年年底,歷史文化街區數量將近翻一番,歷史建筑增長近5倍,大多數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均已納入法定保護對象名錄。
會議強調,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下一步要分級落實保護傳承體系重點任務。在國家層面,編制全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建立國家級保護對象的保護名錄和分布圖,有一本國家級臺賬;在省級層面,編制全省(自治區)的規劃綱要,建立省級保護名錄和分布圖,有一本省級臺賬;在市縣層面,落實屬地責任,加快認定公布市縣級保護對象,有一本市縣級臺賬。要編制專項保護方案、制定管理辦法,做好保護傳承工作。
會議要求,各地要圍繞《意見》的貫徹落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的培訓工作,持續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認定工作,加緊推進規劃綱要的編制,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評估和監督檢查,加快推進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的地方法規制定,推進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蘇蘊山主持會議,相關負責同志通報了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情況,相關專家分別就全國、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的編制作了專題輔導。北京市、福建省、安徽省、山東省青島市、廣東省珠海市、安徽省歙縣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分別就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進行經驗分享,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共750余人參加視頻會議。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