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重慶市關于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城市更新中將嚴格拆除管控,嚴禁隨意拆除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古民居,不強制搬遷居民村民等。
《實施意見》著眼于構建重慶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明確提出到2025年多層級多要素的保護傳承體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系統完整的保護傳承體系全面建成。
在完善保護傳承體系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建立保護對象、保護管理體制、保護規劃三大體系。在保護對象上,《實施意見》明確除要保護歷史地段、農業文化遺產、灌溉工程遺產等歷史文化資源,還要把見證新中國成立及發展歷程、改革開放的代表性遺存以及當代重要的建設成果保留下來。
《實施意見》還明確,各區縣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應將本行政區域內各級各類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名錄、分布圖和歷史文化保護線,納入區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在加強保護利用傳承方面,《實施意見》提出要把保護好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放在首位,嚴格拆除管控,禁止大拆大建,不強制搬遷居民村民,保護凝聚社會公眾情感記憶的既有建筑、老建筑、古民居,采用“小規模、漸進式”保護整治方式和“繡花”等微改造方式。
據了解,重慶還將通過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跨區域、跨流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工作,加快實施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系列文博場館和中心城區山城步道的規劃建設等,進一步傳承利用好各類歷史文化資源。
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現擁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還有2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有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個市級歷史文化名城、2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以及6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歷史文化資源。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