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房抗震改造 筑牢安全屏障
云南省提前2個月超額完成改造8萬戶以上年度目標任務
今年1月2日,麗江寧蒗發生5.5級地震,震害調查組調研分析發現,靠近地震斷裂帶的農房震損以屋面瓦片脫落、圍護墻體破損為主,主體結構輕微破壞;非震中農房震損較輕,尤其是經過危房改造的農房總體表現良好。這是云南省實施農房抗震改造的一個縮影。
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質和地貌,云南省地震、泥石流、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較多,每年農村房屋因地震等自然災害受損數量較大,造成大量的動態新增危房。自2019年起,云南省加大對7度及以上地區農房抗震改造支持力度,2019年至2021年實施農房抗震改造(含農村危房改造)92.49萬戶。202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省完成農房抗震改造8萬戶以上的目標任務,截至10月底,云南省已改造竣工9.79萬戶,提前2個月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多次地震震害數據情況顯示,近年來實施的農村危房改造、農房抗震改造工程,使得農村房屋質量安全和抗震能力顯著提高,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農房抗震加固的實用技術,對保障住房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經過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的房屋在地震中為老百姓筑起安全屏障。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住建等部門持續努力,云南省形成了農房抗震改造技術質量標準體系,為農房抗震改造工作打牢基礎。全省住建系統加強專家技術隊伍建設,抓培訓強管理,嚴把農房抗震改造質量關。全省共組建常態化相對固定專家技術隊伍3000余人,定期對各地開展技術培訓,確保基層農房抗震改造管理人員、農村工匠及時掌握新的技術標準,規范開展農房抗震改造工作,并形成了省州縣三級專家技術隊伍分級負責、分工合作,指導、巡查、檢查、驗收全覆蓋到所有農房抗震改造戶,省、州(市)住建部門抽查檢查的工作機制。
針對云南農村自然條件和經濟情況,云南省積極倡導因地制宜進行農房抗震改造,合理控制改造成本。依照當地抗震設防烈度和民居結構樣式、農戶經濟承受能力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選擇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的方式開展建設,并引導協調地方統一采購建材,加大對農房建材的檢查和監管力度,嚴控建材質量。
在全省住建系統和各地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農房品質不斷提升,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房功能提升改造試點工作,2022年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4億元,支持民族地區2萬戶農戶開展農房功能提升試點工作,在保留民族優秀傳統建筑風格和滿足安全穩固的基礎上,打造具有現代居住功能的傳統民居。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南省將繼續加大對抗震設防7度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優先支持地震重點危險區實施改造,提升農房防震減災能力,在“十四五”的后3年,爭取政策支持完成農房抗震改造30萬戶以上。(記者 朱丹)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