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本建設主力軍,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向市政交通領域精準發力,取得了喜人成績。在建項目在祖國大江南北遍地開花,遍布于廣東、廣西、福建、山東、河北、內蒙等省份,在群山深處、在荒僻之地、在城市邊緣演奏出一首首動人的交響。國道111線哈根廟至白音胡碩段公路二期工程就是最生動的寫照
國道111線哈根廟至白音胡碩段公路二期工程第一、二標段主線全長52.15km,主要工程包括標段內左幅新建原三級路面破除、路基加寬、新鋪路面、排水防護,大橋1座,中橋6座、小橋6座、涵洞32座;全線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100km/h,新建一幅路基寬度13.5m,與既有公路(路基寬度12.5m)構成全幅整體式路基,路基寬度26m,全線采用瀝青混凝土高級路面。小橋、涵洞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橋梁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100km/h。
工程是國道111線北京至漠河公路中的一段,是國家和自治區干線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興安盟和通遼市的重要通道,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本工程施工同時道路不封閉,先保證原右側車道正常通行,對左側車道進行加寬處理。此情況下施工過程要疏通平交路口及右側通行車輛避免與施工車輛交叉,防止發生交通事故。項目一標段是本工程起點,穿過好腰蘇木鎮,項目路線全長52.15km,路線長,結構物多,設備、材料運輸不可控風險增加,加大沿線巡查監督工作,保證了施工順利進行。
工程采用大中橋混凝土預制箱梁應用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技術,漿砌片石魚鱗型骨架植草護坡、橋涵工程擴大基礎施工采用基于BIM現場施工管理信息技術。施工BIM模型結合漿砌片石魚鱗型骨架植草護坡、橋涵工程擴大基礎施工工序、工藝要求,進行施工過程可視化模擬,對方案進行分析和優化,提高方案審核準確性,實現施工方案可視化交底。《提高涵洞墻身鋼筋保護層一次驗收合格率》成果獲2018年河北省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小組成果。
111國道為北京北部地區的旅游黃金通道和景觀大道,每逢旅游旺季,經111國道前往雁棲湖、青龍峽、壩上草原等景點的車流密集。改建后,111國道變身一級公路,路面寬21米,雙向兩車道拓展為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從北京城區開車去壩上,走京承高速穿懷柔城區再駛入111國道到壩上草原,行程將從改建前4個小時壓縮至3個多小時,極大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楊延波)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