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榆林是典型的能源型工業城市,在過去幾十年里憑借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碳達峰、碳中和的新目標下,榆林面臨著產業轉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榆林擁有塞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游產業成為其未來極具潛力的產業轉型方向。
榆林古城是榆林歷史文化的精華所在。在過去十年里,其保護與活化始終是一個待解的難題。古城蘊藏的歷史文化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也沒有對整座城市發揮應有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2022年3月,榆陽區政府聯合CBC建筑中心(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團)共同發起“相約榆林·對話古城”榆林古城更新計劃,以文化為引領,以“人”為核心,以優先保護歷史,彰顯特色,創新產業發展為原則,對古城開展保護與活化,吸引年輕人群和高端人才,助力榆林轉型成具有文化影響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榆林古城曾經是明長城沿線的九邊重鎮,明清時期蒙漢貿易的中心,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古城以一條南北向大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著六座城樓,形成“六樓騎街”的獨特景觀。古城內居住著14萬原住民,但人口老齡化嚴重,商業業態落后。整條大街經歷過統一修整,沿街建筑外觀整齊劃一。榆林古城目前存在民生改善、市政基礎設施缺失、歷史風貌喪失、開發建設失序等眾多問題。
榆林城市風貌 © CBC
榆林古城目前存在民生改善、市政基礎設施缺失、歷史風貌喪失、開發建設失序等眾多問題 © CBC
如何保護和再現古城的歷史文化?
如何盤活古城的文化資產?
如何激發古城的活力?
如何打造未來高品質的生活?
如何吸引人才推進城市產業轉型?
面對現狀錯綜復雜的問題和未來城市轉型發展的挑戰,都市更新集團(CBC建筑中心)采用“大師工作營”的工作模式,遵循策劃先行、運營前置、規劃引領、設計定制和持續熬制二十字工作方針,邀請多領域大師團隊“面對面”協同工作,群策群力,共同勾勒榆林古城發展藍圖。
榆林古城全景 © CBC
榆林古城居民的休閑生活 © CBC
大師工作營
城市更新系統性解決方案
“大師工作營的操盤模式非常符合我們當下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初期,往往是就事論事,碎片化、孤立地去處理具體問題。要解決住房就去搞居住區去蓋房子,要解決產業發展就去搞園區建工廠。在城鎮化上半場以追求效率和效益為主的階段,用這種碎片化的模式去處理發展問題是可以的。但今天中國社會已經變了,人的需求在多元化、多樣化,整個社會的群體也在多元化、多樣化。這樣一種社會發展階段的變化,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就是我們的工作應該是多目標、多方參與、公眾參與的,甚至最后能夠讓不同的人群來分享。
在城市的更新、建設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需要不同的人才,整體的工作需要各種專業的交叉融合,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大師工作營這種模式,由各種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共同參與,包含了最初步的分析判斷,策劃,中觀和宏觀層面的規劃,然后一直到微觀上的設計。設計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空間的設計,也包括經營場所的設計和管理和運行的設計。全過程思考問題,多專業合作參與,是CBC很成功的一種實踐模式,它符合當下的需要,符合我們的發展規律。”
——李曉江(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榆林古城大師工作營總規劃師)
1.整體性操盤模式——多專業面對面溝通
城市更新項目從開始立項到后期運營,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涉及到策劃、規劃、設計、建造、運營等多個環節。傳統操盤模式是切斷式的,各個專業之間相互割裂,缺乏交流與協作,最終往往難以達成理想的效果。有的項目設計很出色,但是缺乏后期運營而最終走向衰落。有的項目商業收入可觀,但是破壞了當地的歷史文脈。
CBC的城市更新操盤模式——大師工作營區別于傳統背對背式的操盤模式,創新性地將城市更新過程中涉及的各個專業以一種面對面的方式聯系在一起,把后續的很多要素提前,形成一個大師工作團隊,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動態地陪伴項目成長。
傳統開發——切斷式操盤模式 © CBC
大師工作營——整體性操盤模式©CBC
2.動態策研與執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很多城市更新項目沒有提前謀劃產業和后期運營,也沒有預先進行投資收益分析。往往在建造完成后難以找到合適的運營主體,無法實現投資回收和產業升級。有些項目雖然前期編制了總體規劃或總體城市設計,但是面對真實、動態、復雜的城市問題,實施時還是會陷入無序、失去方向。
大師工作營由策劃貫穿全程保證理念實施,從開始就以運營思維全程考量,長期作戰,同時不斷細化具體的行動方案,包括建筑、景觀、運營的持續性行動規劃和工作排期,且在過程中由各領域大師和真正的使用者去評判。
操盤理念——二十字工作方針 © CBC
3.高規格團隊整體統籌——總師團隊、專項專家顧問
榆林古城更新計劃的大師工作營由總策劃彭禮孝、總規劃師李曉江、總景觀師王向榮、總建筑師朱小地、首席美學顧問曾輝、運營總顧問陶能等各領域頂級專家組成。總師團隊群策群力,共同把握城市更新的方向,從產業、設施、環境、居住、文化、運營等方面入手,共同勾勒榆林古城更新的空間藍圖。
大師工作營——整體性操盤模式 © CBC
4. 開放式資源整合平臺——多專業協作
榆林古城更新大師工作營由王向榮院長領銜的北京多義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作為景觀團隊,榮浩磊院長領銜的北京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作為照明團隊,李琪院長領銜的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市政交通團隊,夏磊院長領銜的北京清美道合規劃設計院作為城市美學團隊,蒲凈院長領銜的太原市建筑設計研究院作為建筑設計團隊,張海艷老師領銜的空間花藝團隊及彭禮孝主任領銜的CBC建筑中心團隊作為策劃團隊,共同推進榆林古城更新。
大師工作營多專業協同團隊 © CBC
榆林大師工作營進行時
全過程陪伴式服務
大師工作營在項目整個周期,提供全過程陪伴式服務。總師團隊將以陪伴式的方式指導榆林古城更新,對古城更新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把關與指導。并且定向邀請專項專家顧問,根據項目的推進情況在不同階段參與大師工作營,對專項問題進行指導。通過組織各級、各部門工作例會、駐場工作等,協調統籌大師工作營團隊及專家顧問各方意見,有序推進項目進行。
大師工作營工作照片© CBC
榆林古城更新大師工作營各專業團隊經過為期一年多的調研、踏勘與聯合設計,以卓越的水平聯手取得了效果顯著的階段性成果,并為后續的工作提供了完整可行的空間解決方案。
同時,大師工作營針對榆林古城大街搭建美學體系,采用集群設計,啟動分段設計師統籌制,以“1段大街+1個設計師+1種場景營造方式”進行設計,目前已完成了大街提升整體方案。在項目謀劃的過程中,也同步啟動了重要公產院落的改造方案設計,目前大街原工貿院改造為游客服務中心的建筑設計已經完成。
榆林古城更新
大師工作營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 © CBC
作為“相約榆林·對話古城”榆林古城更新計劃的重要工作節點,大師工作營開營儀式暨專題研討會于2022年7月17日在北京CBC建筑中心成功舉辦。
會議現場 © CBC
來自國內規劃、景觀、建筑、燈光、市政、運營等領域的十余位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交流一年來各團隊的研究成果。榆陽區政府副區長付振發表致辭,他表示衷心感謝各位總師的支持與指導,感謝各團隊的辛勤付出和創意設計。希望通過本次大師工作營,融匯大師智慧,引入創新發展理念,探索古城保護開發路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民生福祉。通過大師作品,為未來城市更新建設提供科學依據,持續打響榆林古城影響力,最終形成獨具特色和示范作用的“相約榆林·對話古城”文化名片。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榆林古城的未來越來越好!
榆陽區政府副區長付振 © CBC
CBC 建筑中心主任、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彭禮孝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他表示,CBC以“大師工作營”的方式,匯聚城市更新各領域專家和具有城市更新成功案例和實踐經驗的頂級團隊,為城市更新提供整體性解決方案,是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更新操盤者。
榆林古城更新大師工作營不單是對城市更新行動中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人民幸福感、建設綠色宜居城市的響應,也是一次對榆林古城歷史文化價值的深挖和轉譯,以文化與設計為引領,以呈現古城當地文化的理想生活場景為目標,讓歷史勝景與當代生活產生關聯,讓古城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CBC建筑中心主任、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理事長彭禮孝 © CBC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曉江代表總師團隊發表致辭,他表示高度認同大師工作營工作模式的幾個特點:第一是政府和各團隊之間的緊密合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第二是各專業在大師工作營的框架下各盡其責,進行深度合作與融合。
城市更新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我們國家的城市發展進程已經從外延式的擴張發展轉向了內涵式的發展方式。對于榆林來講,現在正面臨著一個從傳統的能源型城市轉型的問題。而榆林本身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的遺存。所以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家到區域,其實都在召喚的一種全新的更新模式。
這種更新模式一定是以國家的經濟轉型、人民對于美好生活需求的滿足、城市人居環境的改善、文旅產業的發展為目標的。這樣的一種多元化多目標的發展模式,必然也需要多專業的合作。因此,在榆陽區政府和CBC共同搭建的平臺上,為榆林的城市更新做出貢獻,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曉江 © CBC
榆陽區政府區長崔飛代表政府向參與榆林古城更新大師工作營的總師團隊及設計團隊表示衷心的感謝,并為他們頒發顧問聘書。發布會由CBC 城市更新研究院副院長付蓉主持,榆陽區文投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世泰出席了本次會議。
崔飛區長、付振副區長為專家顧問代表頒發聘書 © CBC
區文投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世泰 © CBC
CBC 城市更新研究院副院長付蓉©CBC
榆林古城更新
大師工作營成果匯報
大師工作營——策劃團隊
CBC 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長柳青進行了榆林古城更新實施策劃方案匯報。策劃團隊通過對于榆林深入的調研和梳理,形成了榆林古城實施策劃項目布局:一街(大街提升)、二片(凌霄塔、梅花樓重點片區)、一帶(北城墻遺址公園、駝背街城墻藝術公園)、一區(100畝民居示范)、針灸式改造(八大項目、百院計劃),并對每個分區的策劃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CBC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長柳青 © CBC
大師工作營——景觀團隊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向榮進行了榆林古城整體性景觀規劃及環城公園景觀設計的方案匯報。榆林古城整體性景觀規劃以保護、完善、更新、延展為設計理念,系統性梳理榆林古城的整體性景觀;環城公園景觀設計通過對古城城墻的歷史演變、布局、景觀資源、利用方式等進行深入研究,以保護、聯通、煥活為理念,設計展現古城城墻風貌、滿足市民幸福感的活力公園。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向榮 © CBC
大師工作營——燈光照明團隊
大師工作營燈光照明團隊以增強市民幸福感、文旅體驗感為設計目標。搭建一塔、一環 、兩軸 、多點的整體設計架構,設計理念以“一體化、雙體驗、看千年”為核心。對街巷格局打造統一基調,設置一條游線,南北兩種體驗,體現文化傳承,古今對話。同時打造燈光主題秀,分為三個主題篇章,用燈光展現榆林的過去和未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駐留。
北京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開陽所所長馮天成 © CBC
大師工作營城市美學團隊、原區政府大院改造設計團隊進行了匯報。西安規劃院團隊、知名空間美學藝術家張海艷、STUDIO QI 建筑事務所設計總監吳凱分別在線上進行了交通規劃、市政基礎設施、空間花藝和原區招待所的設計方案匯報。與大師工作營設計工作密切相關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代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團隊代表、 太原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團隊代表等出席了本次開營儀式。
北京清美道合規劃設計院聯席院長夏磊院長 © CBC
朱小地建筑師事務所副總建筑師張熙慧 © CBC
總景觀師王向榮表示,榆林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跟每個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一樣,老城如何保護、如何發展,如何提升活力等等的這些問題非常復雜,CBC以大師工作營的組織方式,能把這些問題很好的研究、探討、解決。
榆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做出非常成功、具有示范性的作品。在保護古城的基礎之上,使它充滿活力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讓更多的年輕人在這里居住,在這里創業。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多義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主持設計師,《中國園林》雜志社主編王向榮 © CBC
總規劃師李曉江總結發言,此次大師工作營工作成果的呈現非常豐富,整體上進展很順利。在過去幾十年里,我們經歷了從產品消費到服務消費,再到今天體驗消費成為大眾生活的第一需求的變化,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中國城鎮化進入下半場,如何讓我們的城市具有活力和吸引力,核心在于歷史文化的保護,人居環境的改善,各種旅游度假休閑產品的提供。
整體的匯報聽下來,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CBC的優勢是在整個市場和城市發展的過程當中,把供給和需求聯系起來,把期望實現的路徑打通,這一點特別有價值。從今天具體的方案來講,我認為各個團隊還可以進一步融合,通過融合去發現更多的亮點。衷心希望各個團隊能夠繼續做下去,我也會積極地參與下去,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和努力。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曉江 © CBC
榆陽區政府領導 、大師工作營總師團隊對各團隊的階段性設計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至此,榆林古城更新大師工作營開營儀式暨專題研討會圓滿結束,下一階段大師工作營團隊將會繼續共同協作,為榆林描繪面向未來的城市更新藍圖!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