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此次在建項目標志性雨水花園之一的大理海東山地新城錦花澗雨水花園位于海東區東側。總占地面積116000平方米,其中護坡山體面積77492平方米,營水油等水域面積約21600平方米。這里綠樹成蔭,草色青青。每年春季,公園邊坡上無數野花爭奇斗艷,開出一片“彩色花海”。吸引各地游客來此觀光游覽“如今這里景色宜人,生態環境良好,是當地居民戶外休閑的'打卡圣地’,但你一定想不到,3年前這里還是3座磚廠、4座小工廠雜亂分布的工業區。”項目總工程師張紅波回憶起項目建設初期的場景,錦花淚束水公園位于山地邊坡地帶,以前植被稀少,滿眼荒蕪。因方便采十、磚廠等污染性工廠大多建造于此,每逢本季,雨水自山頂攜裹泥沙面下,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時也給下游帶來洪澇、泥石流等災害風險。
“雨水花園可以充分利用邊坡區的雨水資源和中水資源,提高區域防洪和泄洪能力,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們將此類區域設計成集水資源調節、防治泥土流失、提升生態景觀為一體的生態雨水花園。這是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二年來,項目總工程師張紅波帶領技術團隊走出項目部,無數次上山測量、檢查,取樣、實驗,硬是將團隊里這幫文弱書生鍛煉成了“戶外達人”。
在面對荒涼山坡上那一片片硬得開器的黃泥時,張紅波開始犯然:雨水公園的營水池已經開控,邊坡綠化迫在眉睫。而前期的實驗結果又顯示山坡的泥土地不適
合綠化草種生長,若是雨季前還未解決綠化問題,一場大雨就可能導致坡下所有工作前功盡棄。但然的一個機會,他發現施工現場一塊遺落的混凝土上鉆出了嫩芽。一拍腦門,“搞生態混凝土啊!”說干就干,他又一次帶著技術團隊上了山。幾經周折,反復試驗,調節生態混凝土中草籽品種、比重,計算生態混凝土噴覆厚度,用量。他的團隊成員又都成了“園丁”。當看著噴覆在邊坡上的生態混每十由棕色變成黃色,從黃色變成綠色,又從綠色變成彩色,張紅波原本懸著的心里也像架起了一道彩虹。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三年的時間,在中國二十二冶這支優秀團隊的奮之下,大理海東區的居民見證了家鄉的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里開花結果,讓彩云之南這片夢幻般的土地收獲“顏值”的同時,也讓群眾露出了笑顏。(楊延波)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