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新區容城西側1號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項目部處外體理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臨建、道路、防護等全部可固轉。建筑垃圾全部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分類存放集中處理無污染;澆筑混凝土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養護,有效減少混凝土水分蒸發,節約了大量養護用水,設置中水處理設備。集中處理雨水、污水回收使用,綠化澆灌、車輛設備沖洗、廁所沖水再利用;在材料采購上,按照就地取材原則,就近采買。
辦公區、生活區采用集成箱板房,圍擋全部采用裝配式,預制路面與鋼板拼接路面結合完成飾工現場臨時道路,將樁頭剩料破碎處理后用作路基,利用剩余模板對雨水井進行防護,利用截斷樁頭加工粗骨料,既最大限度減少飾工活動,又節約成本,便于反復利用,采用環保噴霧小車,設置圍擋、塔吊自動噴淋降小設備對土方作業、道路進行抑塵。設置木工棚封閉作業;土方運輸采用天然氣封閉環保土方車,飾工初期保留原有作為現場綠化,麥田成熟收獲后種植草坪綠化,開挖時留夠回填所需要的土方,利用原土回填外槽,在保證安全、質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革新,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五節一環保”,切實節能增效。相較于“不受待見”的揚塵漫天、噪音刺耳的傳統攪拌站,項目一改以往的建設和生產方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注重落實環境保護措施,落實節材和材料資源利用、節水和水資源利用、節能和能源利用、節地和土地資源利用,人力資源節約與保護等相關要求。施工中,垃圾產生量為1212噸,回收利用最為995.9噸,回收利用率達82.17%,相較于傳統攪拌站,約減少30元的垃圾,場界噪聲排放晝間平均68分貝,夜間平均52分貝:在揚塵排放方面,結構施工揚小最大值0.4米,基礎施工最大值1.4米,遠低于傳統攪拌站建站過程排放量。(楊延波)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