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五周年,五年來,江蘇省各企業單位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江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其中鋼結構制造企業從實際出發,立足產業工人豐富的特點,在產改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形成了一批典型。中建鋼構江蘇有限公司從思想建設著手,突出文化塑造,聚焦素質提升,深化激勵機制,做實精致服務,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走深走實。經過五年的建設,中建鋼構江蘇有限公司產改入選江陰市示范企業、無錫市十佳產改優秀案例。
強化思想引領,樹立產改事業根本指南針
突出黨建領航,將黨組織建在車間,黨組織覆蓋100%,“劃分黨員責任田”,將紅色基因這一精神內核牢牢注入產業工人隊伍中;注重產業工人黨員隊伍建設,全國技術能手邱明輝作為產業工人代表光榮入黨,車間工人沙衛娟等兩人榮獲公司優秀農民工黨員;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紅色電影到一線、工友紅歌賽、等系列活動50余項。
突出文化塑造,成立華東“弧光”志愿服務隊,組織工人參與屬地防疫志愿服務15次,開創“工人觀影日”宣教形式,組織集體觀影《長津湖》、《我和我的祖國》等,開設內刊《弧光》,引導職工聞聲、發聲,牢牢把握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工人運動時代主題。
聚焦素質提升,建造產業工人事業航標燈
賦能成長,提升職工技能素質。通過崗前培訓、安全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評定培訓、技能競賽、崗位練兵等活動,全力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產業工人邱明輝、陳康等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眾多榮譽。
改革創新,激勵職工創新創造。鼓勵職工開展以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為主要內容“五小金點子”活動,組織微創新、微發明、微競賽,全面推行“工人發明家”制度,發布“五小金點子”書籍,將優秀發明全面推廣,并以工友名字命名,激發職工創新創造的熱情;以勞模(邱明輝)創新工作室、勞模(欒公峰)機器人創新工作室為載體,引領產業工人發明創造,先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5項、發明專利8項、省部級工法5項、論文發表20余篇。
深化激勵機制,打開產業工人技效發動機
實施生產要素承包責任制。建立和細化工廠、車間、班組三級承包定額,完善班組成員承包兌現分配機制,將產業工人收入與承包結果直接掛鉤。
建立健全職工成長晉升通道。推行管理崗位競崗制度,每年組織產業工人競聘后備車間工段長、后備項目管理團隊,打通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雙通道”職業發展立交橋。
做實精致服務,駛穩產業工人生活護航船
精準幫扶困難產業工人。建立困難職工檔案,用好工會基金,建立長效化、制度化困難救助機制,對困難職工子女教育、醫療實施一體化幫扶。通過“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讓困難職工充分感受組織的關心關愛。
精心服務產業工人需求。重視人文關懷,舉辦栽種藍領功勛林、藍領工人子女夏立營等活動,建立走訪慰問制度,對新婚、生育、喬遷、住院、喪事的職工家庭上門慰問;提升職工福利待遇,為一線職工提供食宿補貼,改善住宿條件,增強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精確保障產業工人權益。切實維護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落實廠務公開,每季度開展職工座談,定期開展工會主席接待日活動。
工業企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一項體系化的長期工程,要讓廣大工人職工對改革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夠得到”,不斷提高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主人翁認同感,仍然有許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作為工業企業,必須更加發揮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最直接一環的作用,面對新的經濟政治形勢,不斷創新思路和措施,以一種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狀態,為產改事業貢獻產改力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