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逐步邁入“系統性數字化”的新階段,而“系統性數字化”是個“大體系”和“大工程”。《“系統性數字化”分步解析》系列專題欄目為您條分縷析講清怎樣系統性的推進數字化。
今天,我們分享“從戰略到執行,閉環落地企業數字化轉型”。對建筑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必由之路,其目的是為企業帶來價值,其中,系統性數字化是重塑企業掌控力、拓展力的關鍵。
那么,企業應當如何推進系統性數字化建設?
必須從戰略到執行,閉環落地,并深度思考戰略牽引、頂層設計、落位落地,以及重點切入、指標量化、找準路徑、找對伙伴、構建生態等多方面內容。
戰略牽引,規劃藍圖,做好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
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技術層面的事,因為技術僅是工具和手段。數字化轉型要從戰略角度整體規劃,分步分階段閉環迭代實施。
在戰略牽引方面,要結合企業需求,構建“業務+數字化”融合戰略,搭建從戰略到執行的企業架構,支撐數字化轉型成功。其邏輯在于,數字化的戰略和企業架構最終需要落實到每一個項目上產生價值,并在實踐中持續進行迭代改進,這就需要業務和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因此,數字化不是單獨的戰略,而是需要與業務充分融合的戰略。
怎樣從戰略到執行閉環落地企業系統性數字化轉型,“1-3-4-3”規劃藍圖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整體規劃。在“1-3-4-3”規劃藍圖中,一大目標是建設數字企業,即通過系統性數字化重塑企業的掌控力與拓展力;三個層面體現在項目、企業、集團三個執行層;四大項目群是數字指揮決策項目、主價值鏈數字化、協同價值鏈數字化、支撐價值鏈數字化;項目群的數字化需要三大平臺支撐,分別為技術平臺PaaS、大數據平臺DaaS、云計算平臺IaaS。同時,在“1-3-4-3”規劃藍圖中,還需要數據治理,需要建立起數字化的管理體系,各項舉措和體系高效運行融合形成企業數字化的有機系統。
量化目標,重點切入,執行落地實效為先
規劃執行,需要量化目標。系統性推進需要構建價值指標體系,量化數字化轉型目標。聚焦企業戰略規劃,進行分解剖析,形成多維度的可量化指標庫,分析數字化支撐要素,通過目標驅動和指標體系反映情況、指導決策。
在系統性數字化閉環落地過程中,要定期檢視,從業務維度評估,是否真正實現了管理標準化、數字化、在線化和決策數據化;從實施與組織保障維度評估,對組織、制度、資源、績效全面考核。還要迭代改進提升,建立起數字化驅動企業競爭力提升,牽引組織、管理、財務、技術升級變革的閉環。
狠抓統籌落地實施的具體執行層面,要抓住企業的關鍵價值鏈,圍繞核心業務數字化,將其作為切入的重點進行發力,從而強化掌控力,實現成本可控、進度可控、風險可控、質量可控;提升拓展力,推動效益倍增、能力復用、平臺共享、跨界融合。
同時,系統性數字化建設要避免唯技術論,要對準價值的實現,以應用為王、實效為先,在價值驅動下打造一批建造一體化、業財一體化、項企一體化等應用示范場景,扎實落地數字化轉型實效。
找準路徑,找對伙伴,構建產業互聯網新生態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路徑,需循序推進“三步走”的能力進階,打造系統性的數字化。這三步分別是業務數字化、能力平臺化和數字業務化。
其中,業務數字化著重重塑業務,進行項目精細化管理,看清企業業務水平,看準企業核心能力,使業務管理越來越好。能力平臺化注重重塑管理,是指企業核心業務數字化之后,通過企業業務PaaS平臺,將企業核心能力組件模塊化、規模化并沉淀下來,將優勢能力在企業內共享,從而起到賦能企業業務發展的效果。第三階段數字業務化的重點是重塑經營,利用數據進行效率提升、集約經營、有效決策。只有業務數字化和能力平臺化做扎實了,才能真正做到數字業務化。
建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新型能力的支撐,要建立數字化戰略規劃、IT項目管理、業務數字化賦能、數據運營等核心數字化能力,這些能力不同于建筑企業的傳統工程建設能力,需要與有專業能力、技術能力和服務能力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
“系統性數字化”是個“大體系”和“大工程”,是否一家企業就可以完成?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獨立完成系統性的數字化建設,需要優秀企業共同合作,需要多方聯合才能真正實現。產業鏈中的建筑業運營者和數字化使能者“兩類主體”要協同共生、融合發展。廣聯達定位于數字化使能者中的平臺企業,一方面,幫助軟件廠商開發個性化、更適合每個企業特點的軟件;另一方面,支撐中小企業或建筑企業的數科公司或IT部門開發更多的應用,最終幫助實體企業真正實現數字化。
數字化轉型,最終是要用數字化技術和能力,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這也是掌控力、拓展力的本質。通過引領行業實踐+企業實踐,作為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廣聯達希望能夠為產業運營者系統性數字化建設持續賦能,共同推動產業變革。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