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至31日,2023城市高質量發展國際論壇暨第十三屆園冶高峰論壇在杭州召開。大會以“共享·創新”為主題,邀請近百位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國內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高管等,圍繞站城融合、城市更新、宜居住區、鄉村振興等前沿領域熱點話題展開研討交流,探索以創新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論壇現場
當前,隨著中國進入“高鐵時代”,統籌城市發展與軌道建設,將交通功能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有機銜接,已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次論壇上,來自北京建院、阿特金斯、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查普門泰勒等機構的專家,與浙江大學、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一起,分享在推動站城一體化、TOD綜合開發、提升城市活力方面的實踐與思考,為各地建設“軌道上的城市”提供寶貴經驗。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住建部原總規劃師 唐凱主持站城融合與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
“雙碳”已被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本次論壇上這一議題也受到高度關注。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在視頻演講中,從城市發展中交通、建筑、廢棄物處理與市政這三個共性領域來探究相應的減碳路徑和方案。華中科技大學、AREP、睿住天元等機構的專家從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空間、低碳社區等角度,分享了具體的實踐與思考。
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仇保興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和經濟增長方式,對提升城市品質、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呂斌提出,在城市高質量發展時代,我國既有城市更新模式面臨挑戰,未來城市更新應更多地回歸城市生活本身,以重塑空間價值和場所精神為目標,更多地賦予普通市民塑造城市生活的權利,激發城市空間自我再生的能力。多位專家則從歷史街區、老舊廠區乃至康養等不同角度,發表了對城市更新的獨特見解。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呂斌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本次論壇特別關注鄉村振興與特色城鎮問題,探討如何推動鄉村振興實踐,規劃設計美麗鄉村,促進鄉村文旅等產業發展,實現鄉村的新愿景與價值力。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IFLA亞太區主席郭瓊瑩提出,鄉村振興不只是守望鄉愁,后疫情時代需要建構完整的城鄉綠色基礎,提升城鄉的調適力,提升人的免疫力,邁向健康福祉社會。浙江理工大學、奧雅、易亞源境等機構專家分享了建設美麗鄉村、在鄉村遇見美好的經驗。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IFLA亞太區主席 郭瓊瑩
中國地產行業進入新時期,公眾對人居環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高品質宜居住區,居住空間如何告別同質化,商業景觀如何破局,地產設計如何應對AI時代挑戰……TPOP、寶佳豐、觀己設計、棲地設計等知名設計機構的嘉賓進行了深入思考。綠地地產、香港置地、新城控股、中交地產等開發企業高管還進行了現場對話,共同探討行業未來趨勢與發展機遇。
嘉賓對話
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多學科融合是大勢所趨。論壇期間,眾多城市規劃師、建筑師、風景園林師在研討中思維碰撞,激發創意火花。建筑風貌與城市設計、博覽公園與公園城市,乃至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都成為論壇交流的熱門議題。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第十三屆園冶杯頒獎典禮。園冶杯創辦于2010年,面向城市規劃、建筑、風景園林、環境藝術等學科,已成為行業參與面廣、規模大的國際競賽之一。去年有20多個國家近500所院校8000多學子,以及數百家企業參賽。園冶杯優秀作品還受邀兩赴世界城市論壇展出。每年一度的園冶高峰論壇,吸引了大量高校和業內專家參與,已成為促進教學創新和行業交流的重要平臺。
頒獎盛典
本次論壇由國際生態景觀協會、園冶杯組委會主辦,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中國風景園林網、國際設計雜志、北京城市學院承辦,中國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城市設計分會、西湖學研究會給予大力支持。
論壇現場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