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亮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今年攜五大亮點襲來。8月18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媒體通氣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本次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以“智能建造、綠色發展”為主題,集中展示我國建筑行業在“雙碳”背景下,以“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和創新工程范例等。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丁勝、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二級巡視員陶志紅、首都會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一煒等出席并介紹了相關籌備工作進展。
特裝比例達到100%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展會平臺。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作為服貿會九大專題之一,由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共同主辦,首都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將于9月2日至6日在在首鋼園區12號館開展。
丁勝介紹,本屆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線下報名參展企業122家,招展完成率100%;線上參展商達到228家,完成率100%。本專題聚集了國內外建筑行業一大批龍頭企業,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94家,占比77%;國際企業5家,占比4%。
服貿會期間,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將充分利用4800平方米展區舉辦展覽展示、成果發布、專題論壇以及建筑行業專業媒體宣傳推介等精彩豐富的活動。整個專題展設置行業展和企業展兩大區域,行業展區分世界建筑師大會中國館設計成果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創新應用成果展、“一帶一路”工程項目成果展三大板塊展開;企業展由20余家大型設計、咨詢、開發、施工、中介及科技服務企業分別設立線下獨立展位,全面展示建筑服務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
中國建造先進成果一一展示
通過智能建造加速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是當前建筑行業的重大課題,在新形勢新技術的激勵下,眾多新型建筑工業化創新成果紛紛破土而出。如適應不同施工場景的空中造樓機、不落地移動鋼平臺——造橋機、新一代智能建筑機器人、5G智能生產線、無人測繪機等自主研發的智能建造技術。
安全是建筑之首,針對施工現場常見安全事故,研發使用塔吊防碰撞系統、臨邊防護報警系統、塔吊防螺絲松動報警系統等物聯網智能應用,保證現場安全生產,不斷做細做優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持續創新施工安全保護措施,持續擦亮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和成色。
從產品創新到產業轉型,科技創新也是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丁勝介紹,冬奧會用“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的燈”,使得綠色辦奧理念深入人心。新能源技術更新迭代,分散式微風發電則使用“電力循環回饋觸發加速技術”,充分發揮微風風力,年發電量是傳統三葉式風力發電的3倍。綠色建造,未來可期。故宮博物院,時代久遠,見證了歷史,也見證了建筑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探究材料設計與施工一體化理念、研發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打造了百年耐久的文物儲藏地下室。本次服貿會期間,專題展將在現場對此壯舉進行詳細展示。
城市更新主題特色鮮明
本次專題展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物聯網平臺、智慧工地等各方面的應用,全面展示了科技賦能“四好”建設的各個關鍵環節,以技術創新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而智慧消防、智慧安全用電、智慧節能、智慧空調、智慧鎖控等產品,為智慧城市、園區安全運行管理,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信息反饋及數據分析,也為人民高品質生活添磚加瓦。
城市建設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比如,面向大眾揭開面紗不久的城市更新項目——首開LONG街,集購物、休閑、娛樂、社區活動于一體,各市場主體匯集于此,是重要的商品和服務集聚地,更是推進消費升級的重要平臺和撬動城市消費新的支點,助力首都打造“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和實現“服務人們美好生活”。本次工程建筑專題還首次引入了“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住房租賃中介服務機構等涉及民生福祉的服務機構,“公積金管理中心”將現場為大家提供從信用貸款、項目貸款到城市更新貸款、居民住房貸款等服務舉措講解。
此外,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本屆專題展將重點展示建筑工程領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設成果,打造了“中國建造”“中國友誼”“中國品牌”名片。如埃及新首都CBD、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以及著名的卡塔爾世界杯盧賽爾體育場等。(本報記者 王海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