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工作推進會暨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鄉村風貌保護提升培訓班在山東榮成舉辦。
會議現場考察觀摩了榮成市東楮島村、煙墩角村等6個傳統村落,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東省榮成市、湖南省溆浦縣、福建省屏南縣、陜西省延川縣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北京建筑大學校長張大玉等專家學者就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美麗宜居村莊建設、鄉村風貌保護提升等內容進行授課。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將8155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并實施了掛牌保護。保護了53.9萬棟歷史建筑和傳統民居,傳承發展了4789項省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和價值最豐富、保護最完整、活態傳承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2020年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在全國選取10個市(州)、75個縣(市、區、旗)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傳統村落的自然山水、歷史文化、田園風光等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傳統村落居住條件大幅改善,生活設施日益便利化現代化,傳統村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同時,加大了傳統村落保護宣傳力度,凝聚起全社會共同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
會議強調,要堅守“守護中華農耕文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初心使命,錨定“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的目標,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工作原則,以“政府引導、村民主體、社會助力”為方法路徑,保護好傳統村落的格局肌理、傳統建筑、歷史風貌、自然環境,傳承好中國特色的鄉土文化、農事節氣、民間藝術、祖傳家訓、鄉風民俗等。要堅持以用促保,把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完善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傳統民居宜居性改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入挖掘傳統村落蘊含的傳統文化資源,展現我國優秀傳統建筑文化和鄉村魅力,增強文化自信,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
會議要求,傳統村落保護要進一步堅持村民主體,充分尊重廣大村民意愿,改善傳統村落的生產生活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要進一步堅持政府引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創新保護利用政策機制,堅決制止“侵蝕性”破壞行為。要搭建村民、政府、社會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平臺,共同形成以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方法路徑。
各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相關負責同志、10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市(州)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75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旗)政府負責同志、部定點幫扶縣政府負責同志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存振思)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