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公司的掌舵者來說,前進的步伐一刻都不能停,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依然充斥著每一天。在與方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思橋博士的對話中,談及方石科技的成長與規劃時,作為創始人的他言語間仍時刻保持著清晰的目標感。行業技術人才的出身使他始終保持著一貫嚴謹的行事作風,其職業生涯也都始終圍繞著智能建筑機器人。
作為方石科技種子輪和天使輪的投資方——載合投資,其創始人宗曉曾這樣評價方石科技創始人李思橋:“李思橋博士其嚴謹扎實的工作風格令人印象深刻,他所帶領的方石科技團隊有著高效的產品工程化能力和堅決的市場執行力,深得行業標桿客戶的高度認可。”簡短的言語,卻透露著投資方視角對于方石科技創始人及其團隊的高度贊賞。目前,方石科技已獲得三輪融資,總金額高達近億元,在一眾建筑機器人創業公司中處于領先地位。
方石科技從無到有,并迅速擴張到百人左右的團隊規模,身處戰場之中卻也頻頻迎來銷量捷報。方石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建筑機器人已然得到市場和資本的深度驗證,成績斐然,但要成為科技建造行業的翹楚,方石科技還需不斷攻破技術壁壘,實現創新,才能厚積而薄發。如今,經過近三年的穩扎穩打地發展,方石科技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此時最大的挑戰應該是方石人自己,一個不斷壯大的方石隊伍,如何把方石人自己設定的目標、計劃完成好,服務好客戶,迭代產品和技術,不斷解決時下客戶需求痛點,完善產品供應和保質保量輸出,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事情。
以下是與方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思橋博士的獨家對話:
敬畏伊始,方得偉大
問題1:方石科技創辦已經近三年了,當初是如何想到要投身于智能建造行業?
李思橋博士:我本人是機械工程出身,在外求學時就已經在關注建筑行業的發展。創辦方石科技,也是看到了建筑業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國內建筑業還依舊停留在傳統的人工施工的階段,依賴于密集勞動力,但面對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以及行業環境艱苦危險等因素,建筑業陷入“用工荒”困境。與此同時,這些年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高速發展,并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互聯網賦能建筑業,使其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環保節能就迫在眉睫。同時,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下,建筑業也面臨著一些列重污染、高碳排等亟需解決的難題。那么,建筑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而且能幫助整個行業升級換代,使建筑業由傳統施工向自動化、智能化施工轉變,推動傳統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助力“中國智造”的實現。
問題2:方石科技近期發展還是有目共睹的,在剛剛過去的10月,不僅再次斬獲了建筑機器人領域的超百臺大訂單,訂單量激增,同時還先后被認定為蘇州市、相城區兩級的創業創新領軍人才企業,又在11月順利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由此方石科技也正式邁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陣營。2022年,可謂是方石科技的榮耀之年,那么,您覺得有如此成就,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李思橋博士:方石科技今年的確是值得稱贊的一年。銷售業績和企業榮譽等方面獲得的認可,更是一針強心針,不斷鼓舞著方石近百名員工,這個優秀的團隊就是方石科技最重要的核心力量,團隊高精尖人才眾多,碩博比例超過50%,我們的核心成員均擁有海內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并從事過十年以上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發工作,具備了豐富的建筑機器人開發和建筑施工現場的實地經驗。團隊擁有長期從事建筑機器人開發的國千專家和建筑業資深專家,同時與行業內具備多年產品開發經驗的企業和高校開展長期的深度合作,進行機器人系統核心功能的優化升級和改進。
科技創新賦能產品,智能建造大有可為
問題3:公司目前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近20款,自主研發的建筑機器人陣列被普遍應用于大面積、重勞力、重復施工等場景,并陸續參與國內第一梯隊建筑企業的項目建設中,成績斐然,您能詳細說說方石科技產品的情況和優勢所在嘛?
李思橋博士:我們現在主要推出了兩個系列的機器人產品。一是針對混凝土地坪施工系列機器人,滿足從灌漿混凝土初平到抹平提漿最后抹光收面的整個混凝土地坪施工過程。在作業過程中,機器人能夠精確控制施工結構表面平整度、水平度,超越了傳統熟練工人所能達到的施工精度,并減少二次找平等傳統工序,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可以縮減40%的人工,并提高一倍施工效率。二是建筑實測實量系列機器人,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的環境感知系統,實現對各種建筑特征的多功能測量,具有高精度、大視角、可與BIM系統鏈接的特點,減少人為測量誤差,提升測量質量。
問題4:崇高的技術追求永遠不會停止。目前,方石科技已經與國內多家頭部建筑施工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產品銷售和租賃訂單,為客戶提供完整優質的智能化施工服務解決方案,研發生產的多款建筑機器人也在多個項目上投入使用,在未來方石科技將如何拓展更多業務領域?
李思橋博士:方石科技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建筑特種機器人研發和生產制造,努力為建筑業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快捷、更環保的智能建造解決方案。目前,我們公司主要產品是混凝土地坪施工和建筑實測實量兩大系列的建筑機器人產品,同時也在積極研發適合更多場景的機器人,積極布局二次結構施工和室內裝修施工階段的機器人產品。在不久的將來,方石科技將實現智能建造全場景信息化平臺,為更多業務領域的客戶提供各類建筑機器人產品、自動化施工解決方案及智能建造數字系統,在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中,實現方石科技產品快速優化迭代,構建建筑機器人全矩陣實現建筑業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信息交互新生態,助力我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升級!
問題5:方石科技作為建筑機器人行業有影響力的新晉創業公司,您認為能如此快速獲得業內和客戶高度認可的訣竅是什么?
李思橋博士:做好一家公司其實是沒有捷徑的,方石科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身實力的表現,每一份成績都是方石科技扎實努力的鑒證。但是,經過這些年,我對建筑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也是頗有心得,認為對一家公司重要的有三點:
第一點,就是一定要快速準確地理解和抓住客戶的需求痛點,還必須能夠快速響應市場對產品需求的變化,并及時調整產品開發策略和商業模式,最終利用合適的創新技術賦能產品,讓產品得到市場和客戶的認可;
第二點,就是需要打造一只富有戰斗力和凝聚力的團隊,這樣才能將行業內領先的技術研發和工程化落地能力賦能到產品上,為產品的不斷迭代優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一點,就是選擇一條合適自己的商業化道路,方石科技在產品商業化落地方面就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用通用化和標準化的產品來賦能建筑施工企業,用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同行業內的客戶產生互動,順應了整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大趨勢。
未來追求不止,機遇挑戰并存
問題6: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但當前傳統建筑業正面臨諸多制約,您認為現在建筑機器人行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階段?
李思橋博士:我認為建筑機器人目前還處在一個相對早期的階段,但隨著過去幾年新的行業競爭者的不斷加入,以及產品研發的投入不斷加大,建筑機器人在部分細分場景的產品不斷完善和深化,對建筑機器人的應用理解從“機器替人”到“工業化重塑建筑業”,行業標準和場景定義已現雛形,對產品實用性判斷從簡單的經濟賬過渡到所選環節長期發展方向與機器人應用適配度,建筑機器人行業正在從初步發展過渡到逐漸成熟。
問題7:建筑機器人作為智能建造的重要一環,不僅能輔助和替代“危、繁、臟、重”的人工作業,還能提高建筑工程建設高度機械化、智能化的水平,您認為未來使建筑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最重要的技術優勢是什么?
李思橋博士:建筑機器人是機器人技術和產品在建筑業特定場景下的應用,技術是我們手中的鑰匙,而最核心的技術優勢就是建筑施工工藝的數字化和參數化,將復雜的建筑施工場景和工藝轉換成機器人可識別的算法和語言,借助工程化的手段和技術,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施工方式來替代傳統人工的施工組織方式。
現在大家都知道“數字制造”影響生產率,方石研發中心曾做過實驗,比較人工地坪和機器地坪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我們發現,隨著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階段的不同,復雜程度的不斷增加,使用數字自動化設備的回報率遠遠超過人工,另外,如果使用建筑機器人進行施工,那么無論是建筑師、設計師、工程師,還是承包商在進行后期調整的時候,就會有更大的靈活性,可節省大量成本,并且保證項目準時完工。
問題8:您覺得建筑機器人在將來建筑場景包括應用場景會有一個很大的需求嗎?
李思橋博士:現在建筑業勞動力供需矛盾激化,機器替人在建筑行業內生需求明確,建筑工人數量逐年下降,相比2014年高峰期,2021年減少約1000萬名建筑工人。同時,建筑工人老齡化趨勢不可逆,建筑現場安全事故頻發,工作繁重,施工環境差等等因素,加之行業政策在推動建筑機器人加速落地方面的利好,建筑機器人萬億級市場紅利的釋放條件已經成熟,未來5-10年建筑機器人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從建筑全生命周期來看,前期階段的設計、招標,中期階段的施工建設,以及主體施工完成后的裝修階段,還有入住后的運維階段,最后的拆除階段等等,其實都存在巨大的數字化改造空間。方石科技建筑機器人,就是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技術資源優勢,為未來的建筑工地奉上一種“新數字建筑技術”,目標就是希望方石科技建筑機器人“盡可能簡單,讓每個施工人員都可以使用”,來確保數字化技術能積極地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創造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