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為友,以旅為媒。8月25日,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全國旅行商大會在山西陽城召開。此舉旨在搭建文旅平臺、凝聚發展共識,匯集各方資源、共襄康養盛舉。
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全國旅行商大會現場(攝影:李惠軍)
晉城,地處晉豫兩省交界,東枕太行,西望黃河,南臨中原,北通幽燕,境內太行、太岳、中條三山環繞,沁河、丹河兩水縱流,是太行山上最綠最美的城市,素有“鳳凰之城”“太行明珠”的美譽,是全國文明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國際花園城市、世界康養示范城市。
“走進晉城,目之所及皆是“環境優美、山水交融”的靚麗畫卷。”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史曉莉介紹到,晉城依托396平方公里環城生態圈和582公里太行1號旅游公路,將全市的自然人文資源串聯起來,有效帶動沿線鄉村振興與文旅康養加速融合。此外,晉城地處北緯35度黃金宜居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旅游舒適期長達7個月。森林覆蓋率40.3%,城市綠化覆蓋率45.8%,養生環境渾然天成。
在晉城市陽城縣境內,植被豐茂,處處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林。全縣國土總面積287.83萬畝,其中森林面積134.5萬畝,森林覆蓋率46.63%,森林蓄積310萬立方米;全縣林地面積達165.89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7.63%,林木綠化率達51.43%。該縣文旅康養產業優勢明顯,發展康養產業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陽城縣緊緊抓住康養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優選“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沿線、古堡周邊、A級旅游景區周邊的重點村,建設了18個“晉城市首批百家康養特色村”,打造了一批休閑度假、康復療養、避暑度夏、運動健身、書畫寫生等為主題的康養特色主題村落和高品質康養民宿,“悠然陽城 康養勝地”的優勢品牌形象正在深入人心。
陽城縣委副書記、縣長牛琛在大會致辭中講道,今年以來,陽城縣按照“舉龍頭、提品質、創品牌、強融合、重營銷”要求,加快推進“1+4+N”大景區建設,進一步豐富高品質的文旅供給、消費供給,進一步落地高能級的文旅產業、文創產業,進一步做好高精度的宣傳推廣、品牌擴張,進一步加快高水平的數字轉型、虛實融合,全力把文旅康養產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
說起如今的晉城,人們總是稱贊她“太行山上最綠的城市”,會習慣性地加上一個形容詞“美麗”。晉城之所以發展康養,主要是自然、生態、文化底子得天獨厚,但更重要的是,康養產業是富民產業,是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新晉城的抓手、支撐,從根本上來看,發展康養產業是一次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的轉型重塑。隨著康養產業的發展,晉城綜合運用統籌發展的方式,以重大牽引性工程為契機,不僅為城鄉帶來生態革命,更帶來發展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革命。
“八百里太行從這里崛起,五千年文明史在這里沉淀。晉城作為中國·山西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永久會址,正在不斷豐富“示范區+大景區+百村百院+旅游路網”產品供給體系,全力推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叫響叫亮“東方古堡、人間晉城,云錦太行、詩畫晉城”品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王霽鴻如是說。
據悉,此次大會有眾多來自國內知名旅行商代表、主要景區和旅行社負責人等參加,共同見證“康養晉城 慢游生活”全國旅行商大會啟動。啟動儀式后,晉城的皇城相府、大陽古鎮、司徒小鎮、王莽嶺等知名景區進行了推介和簽約。(溫國強 李惠軍)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