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南通繞城高速公路完成一系列交工驗收工作,為年底前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南通繞城高速是省市重點交通工程,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以及江海聯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該項目2022年動工以來,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南通繞城高速項目一工區在黨建引領、智慧建造、安全環保、工程質量等板塊集“智”創新,全面發力。
智慧施工 引領未來
“品質工程是我們始終追求的目標。”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南通繞城高速海門至通州段一工區相關負責人說,通錫高速公路海門至通州段TXGS-FJ工程包括西亭服務區、石港收費站、金沙收費站、二甲收費站、二甲養護工區、新機場收費站、主線收費站7個站點工程,涵蓋跨通州區、海門區通錫高速公路主要區域。
建設過程中,中建三局項目團隊以“BIM+GIS+IOT+UAV”為技術架構,融合了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AR(增強現實)及無人機等前沿科技,創新性地構建了一套全方位的創新應用體系。該體系涵蓋了構件級BIM模型建立、重大施工方案模擬及可視化交底等多個方面,成功打造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綜合平臺。這一平臺實現了從傳統管理向智慧管理的轉型升級,為項目的全周期建設提供了科學、精準的數據支撐。
在LJ1工區,智慧梁場管理平臺的“1+1+N”架構尤為引人注目。在這里,出廠的每一片預制梁、預制箱涵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二維碼,實現了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成品出廠的全程質量追溯。管理人員只需輕松一掃,即可迅速獲取構件的詳細生產信息及歷史記錄,智能化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可追溯性的同時,還提高了施工效率。
材料使用上,項目部積極落實環保理念。石灰、水泥等粉料采用粉料撒布車進行均勻撒布,有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污染。
此外,項目團隊還積極探索新型設備和技術,減少材料浪費、提高施工效率。場站采用砂石分離機對廢棄混凝土進行回收利用;鉆孔樁施工中,使用泥沙分離器提高泥漿性能、降低能耗;場站施工污水,經三級沉淀池沉淀后蓄積到儲存池中,用于場區及施工便道的灑水降塵,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拌和站料倉設置隔音板,減少施工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向“新”而行 匠心筑夢
“品質工程是我們始終追求的目標。”南通繞城高速公路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始終堅持以質量為核心,匠心打造品質工程。項目團隊以信息化手段實現質量管控由“人防”向“技防”的轉變。其中,雙向水泥攪拌樁采用了智能監控系統,對水泥漿比重、樁長等關鍵參數進行預警控制;砼拌合站智能監控系統對攪拌時間、配合比等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預應力智能張拉設備和智能壓漿設備則實現了對張拉和壓漿過程的精準控制。
在智能化、新設備應用方面,項目團隊采用自動套絲機、自動滾焊機等先進設備提高了鋼筋籠的施工質量;超聲波探孔儀等檢測設備則確保了成孔質量的精準無誤。
此外,團隊還積極應用四新技術提升實體質量,鉆孔樁采用超聲檢孔儀檢測孔徑、垂直度;板梁采用整體、分離兩用定型化胎架提高鋼筋綁扎精度;全自動鑿毛機等設備則提高了鑿毛效率和質量,從工藝上確保了實體質量的穩步提升等。
黨建引領 凝聚力量
項目在哪里,黨旗就插到哪里。
在南通繞城高速建設中,項目黨支部始終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通過一系列黨建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凝聚人心、激發生產活力,推動項目品質建設。
在施工中,項目黨支部組建了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等,帶動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到工程建設中。同時,持續開展技能比武活動,為一線員工搭建展示精湛技藝的舞臺,營造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
黨建聚力為民辦事,是項目黨支部的一大社會責任。通過依托“五心繞城”黨建聯盟等平臺,項目黨支部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解決了沿線村民的實際困難,更為項目的全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項目黨支部與屬地黨政機關、鄉鎮社區等黨組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共贏。在涉G40滬陜高速交通導改期間,項目黨支部積極對接“一路三方”部門,在多方配合下,提前完成施工交通導改任務。
南通繞城高速是南通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未來城市能級提升的“關鍵一筆”。今年上半年,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南通繞城高速海門至通州段一工區還被授予江蘇省工人先鋒號。(張 翀)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