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16只“小候鳥”飛越山川,來到中交一公局集團北京小紅門安置房項目,與常年堅守建設一線的父母短暫相聚。五天四夜的活動里,歡笑與淚水交織,感恩與成長同行。這是一場關于愛的雙向奔赴——父母用汗水澆筑城市安居夢,孩子用童真點亮工地煙火氣。那些錯過的擁抱、缺失的陪伴,最終在反探親的時光里,化作最溫暖的團圓。
家書傳情——答謝晚宴里的軍功章
8月8日,因為“小候鳥”和家屬的到來,小紅門安置房項目迎來了一場特殊的團聚。項目黨支部書記在致辭中動情歡迎"小候鳥"們的到來,拉開了這場溫情活動的序幕。
職工代表在臺上朗讀給妻子的信時,聲音幾度哽咽。信中提到:我錯過了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爸爸的時刻,甚至春節都常因工期無法回家。但正是妻子用柔弱的肩膀筑起最堅實的后盾,讓我們能安心工作。“工地安全第一,家里有我”這句樸實的話語,成為了我們堅守崗位的最大動力。
小候鳥代表也朗讀了給爸爸的信,信中同樣表達了對父母的理解與支持。信中提到:我有一個心愿——想去爸爸的工地看看。我想摸摸他戴的安全帽,踩踩他每天走過幾萬步的工地。只有真正感受夏天的熱氣,才能更懂爸爸的辛苦。最后,我想對所有工程建設者叔叔說:請你們放心!我們愿意做你們最堅強的后盾。
獻花環節,項目員工將精心準備的鮮花獻給妻子,將活動推向高潮。隨后的歡迎宴會上,小候鳥與項目員工共同分享蛋糕,許愿吹蠟燭,場面溫馨融洽。游戲環節中,“老師說”、“心口不一”等互動游戲讓辦公室充滿歡聲笑語。黨支部書記為獲獎選手頒發禮品,為這場團聚畫上圓滿句點。
安全賦能——工地上的安全公開課
8月9日上午,"小候鳥"及家屬集中觀看中交一公局與海威公司宣傳片。通過展示重點工程建設成果,孩子們直觀了解父母所在公司參與的重大工程項目。宣傳片中呈現的施工場景與建設者風采,有效增進了職工子女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安全大講堂由項目總工程師主講,課程涵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應急救護等實用內容。通過安全帽佩戴演示、危險區域VR識別等互動環節,使孩子們掌握基本防護技能。急救培訓模塊重點講解中暑、觸電、溺水等常見突發狀況的處置方法,并分步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理論教學結束后,組織親子實操環節,指導孩子們正確使用滅火器等安全設備。
活動最后設置安全裝備體驗環節,孩子們在項目總工指導下完成安全帽佩戴、滅火器操作等實踐任務。通過親手操作安全設備,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
學業補償——圖書漂流站及作業輔導角里的父子對話
在項目精心布置的作業輔導角里,爸爸們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專注神情,與圖書漂流區孩子們翻閱繪本的認真模樣,共同構成了小紅門安置房項目最動人的畫面。這兩個看似簡單的活動,實則是項目部精心設計的親情補償工程——作業輔導站讓常年缺席的爸爸們終于能坐在孩子身邊,用工地術語講解數學題,用測量方法校對作文;圖書漂流站則通過工程車玩具和建筑繪本,將父輩的職業自豪感悄然植入孩子心中。用知識澆筑的情感紐帶,讓一線職工的職業榮光與家庭溫暖在下一代心中同時生根。
第四章:科技浸潤——四大場館的成長坐標
項目組織“小候鳥”及家屬參觀中國科技館、圓明園、中國奧運博物館和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了一場融合科技、歷史與文化的研學之旅。
在中國科技館,孩子們通過互動展項親身體驗前沿科技成果,感受科技強國的蓬勃力量;圓明園遺址的參觀則讓他們銘記歷史,深刻理解文物保護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中國奧運博物館的展覽展現了體育精神的傳承與民族自豪感的凝聚;中國電影博物館則通過光影藝術,讓孩子們領略文化創作的魅力與時代變遷的印記。四大場館的游覽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情懷與文化自信,為“小候鳥”的暑期生活增添了豐富而深刻的一筆。
光影鑄魂——《南京照相館》里的代際傳承
項目組織"小候鳥"集體觀看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南京照相館》。影片通過細膩的敘事手法,展現了特殊歷史時期普通人的家國情懷,給孩子們帶來了深刻的心靈觸動。
觀影過程中,孩子們全程專注,不少人在看到感人情節時悄悄擦淚。散場時,一個小朋友紅著眼眶說:"電影讓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我要努力學習,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長大了保家衛國,像爸爸媽媽一樣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這番質樸的話語,道出了影片的教育真諦——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責任與擔當的啟蒙。
這場跨越千里的團聚,不僅讓鋼筋水泥的工地綻放出親情的溫度,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理解、感恩與成長的種子。從安全帽上的指紋到圖書扉頁的簽名,從科技館的驚嘆到電影院的淚光,每一個瞬間都在訴說同一個故事:一線職工的付出與堅守,正通過下一代明亮的眼睛被重新定義。
“童心向黨·幸福成長”反探親活動,以紅色種子育新苗,以幸福橋梁連未來,以親情紐帶凝聚發展合力。讓職工實現事業與家庭的雙向奔赴,切實提升其幸福感、獲得感,生動實踐了中交一公局集團的“幸福項目部”建設。(李浩哲)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