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一件辦好,民生一件事,聚焦老舊小區改造。記者近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今年以來,各地不斷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多個省份開工率超過50%。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
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根據各地統計上報的數據,目前已有河北、重慶、遼寧、上海、浙江、湖北等多個省份的城鎮老舊小區開工率超過了50%。
其中,截至2025年6月,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已支持各地累計更新住宅老舊電梯4.1萬臺,惠及居民170萬人。同時,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已安排180億元資金支持各地更新老舊電梯12萬臺。
目前,多地也公布了老舊小區改造的最新進度。北京目前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442個,惠及居民約12萬戶。遼寧今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500個,截至5月底已全部開工。安徽今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129個,目前開工率已達72.81%。重慶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27個,目前已開工改造937個,開工率超75%。廣西近日表示,已安排14.1億元支持1191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
記者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相關老舊小區改造的統計制度也有新動向。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計調查制度近日印發,明確要求改造進展情況、改造效果情況和改造項目基本情況要按月上報。
“先嘗后買”破難題
老舊小區不僅要改得好,更要管得好。對此,中辦、國辦前不久發布的《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當中就明確要求“結合改造同步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為了破解沒有物業的難題,在北京,現在不少街道就通過讓居民“先嘗后買”的方式,聘請物業公司為其提供服務,效果到底如何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北京通州區北苑街道某小區,前不久剛剛完成整體改造。現在,不僅老房子的跑冒滴漏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小區的環境也有了整體改善。
在北京市通州區北苑街道玉帶河西街8號院,居民朱克紅說,現在一進來不說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進了門能看到整齊的車輛,樓道特別干凈,變了樣子。而且居民是報修后立刻有反應。有這樣的物業,我們的生活也覺得特別好。
8號院共4棟樓,就是北京“先嘗后買”物業服務的一個典型老舊小區。所謂“先嘗后買”,就是讓原本從沒交過物業費的居民,先免費享受幾個月的物業服務,讓居民看到實際效果后,再決定是否與物業公司簽約。
北京市通州區北苑街道玉帶河西街8號院物業經理王瑤說:“我們大概用了3個月的時間,把所有垃圾清運干凈,建了晾衣區。現在居民回來以后有車位,隨時可以進出小區。我們提高自己的服務,讓大家有了一個接受的過程。”
通過暖心貼心的服務,肯定是能獲得居民認可的。但要想真正實現“先嘗后買”,通過什么樣的措施讓物業企業也愿意留下來,同樣至關重要。
北京市通州區北苑街道辦事處主任高福東介紹說,北苑街道屬于老城區,轄區內一共有100個居民小區,其中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老舊小區就有83個,缺乏物業服務是普遍的問題。所以,為了能夠讓物業公司愿意留下來,街道提出了一個階梯收費的方案,就是在物業公司與小區簽訂合作協議之后,設立5年緩沖期,物業費由每月每平方米0.5元或0.7元階梯遞增,讓居民真正感受到物業企業的優質服務后,自愿主動繳納費用。
業主的要求物業做不到怎么辦?
讓物業企業與居民有個適應磨合的過程,是物業服務“先嘗后買”落地的重要一環。但想要雙方都滿意,不是幾個月的免費嘗試就可以做到的。還面臨著哪些問題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通州區北苑街道,因為有了試用期的體驗,現在不少老舊小區也都認識到了物業服務的重要性,目前已經有將近90%的老舊小區都入駐了物業,但問題并不是一點都沒有。
北京市通州區北苑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宋彥學說:“什么事都應該解決,這是居民的一種樸素的認識。這種情況,就容易讓居民對物業公司有成見、有意見。好多人對物業服務合同,包括哪些服務事項,其實不明白、不清楚。
習慣了長久不交物業費的居民,現在交了錢,難免對物業有了更多的要求、更高的期望,怎么解決?為了化解居民與物業之間的這類矛盾,北苑街道想出了一個新辦法。物業對于居民提出的需求,要照單全收,然后按照實際的情況,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反饋給社區或者街道,而且要把進展情況及時反饋給居民。
如今,有了這樣的良性互動,不僅可以讓物業企業“用心管、留得住”,還實現了居民“有改善、愿繳費”,真正實現了雙向奔赴。就在記者采訪時,與8號院一墻之隔的2號樓、4號樓2棟居民樓,也開始主動邀請物業上門了。
北京市通州區北苑街道玉帶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李靜說,一下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2號樓4號樓的吸引力特別大,居民說,物業管理這么好,也把物業引進我們那邊。
記者梳理發現,不只是北京,老舊小區改造中引入物業服務“先嘗后買”模式,目前已在武漢、太原、咸陽、廈門多地探索實行。(楊瀟 徐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