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探尋傳統村落保護的法治路徑,近日,由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學、法學等多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組成的 “法筑經緯” 傳統村落保護法治路徑調研團奔赴山西平遙,對岳壁鄉梁村展開實地調研。這群青年學生以所學知識結合實踐行動,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為推動古村落保護法治化進程貢獻青春力量。
岳壁鄉梁村有著 “小平遙” 的美譽,地處太行山余脈,村內 20 余處明清古民居保存尚好,“耕讀傳家” 的磚雕門匾歷經風雨依舊清晰,沉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我國傳統村落的典型代表。但在時代發展中,古村落保護面臨諸多挑戰,亟需以法治手段提供保障。
調研團深入梁村 20 多戶村民家中,與村民交流詢問古民居修繕和利用時遇到的難題。村民們反映,老屋修繕怕違規、發展民宿受審批流程制約等問題,讓學生們深切感受到當前傳統村落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在實際執行中存在不完善之處。
在梁村的 “冀家大院”,調研團看到,這座占地面積廣泛的古民居,因產權分屬多戶,部分區域因缺乏修繕已坍塌。產權碎片化致使保護責任難以劃分,這是不少古村落共同面臨的困境。學生們分工合作,有的對古建損壞情況進行記錄,有的研讀當地保護條例,圍繞條例中實操模糊的條款展開熱烈探討,力求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尋找解決辦法。
此外,在梁村村委會舉行的座談會上,大家圍繞《傳統村落保護法(草案建議稿)》各抒己見,提出了讓村民擁有更多決策話語權、簡化審批流程、明確資金補貼標準等訴求。這些訴求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古村落保護的法治建設必須契合村民實際需求。
據了解,調研團的學生們將收集更多資料,為完善傳統村落保護法律法規提供實踐支撐。(張曉慧 韋妍妃 劉洋辰)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