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京華,秋意初顯,一場關乎首都肌理與歷史文脈傳承的“匠心”之旅正式啟程。8月19日,2025年首都職工示范點特色教育“古建文化與技藝”培訓在京正式開班。
這并非一次普通的職業技能培訓,而是首都系統性培育文物古建保護人才的“匠心工程”邁入新階段的關鍵一步,其核心直指文物保護中最復雜、最核心的環節——項目管理。
來自37家單位的共60位學員,有深耕一線的勞動模范、技藝精湛的工匠技師,有運籌帷幄的單位負責人、項目骨干,通過此次系統的培訓課程豐富技藝寶庫后,必將更好地成長為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傳承者與發展者。
為古都“續脈”的時代呼喚
北京,擁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每一片青磚碧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隨著新版《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深入實施和“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的推進,以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保護不能僅憑一腔熱情,更需要科學的方法、精湛的技藝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北京市建設教育協會文物古建園林分會秘書長張衛星在開班儀式上表示,“我們培養的,不是只會砌磚瓦的工匠,而是能讀懂歷史、精通工藝、善于管理、敢于創新的復合型人才,他們是古建筑生命的‘延續者’。”
這一理念,正是“匠心工程”系列培訓的核心目標。作為首都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北京市建設教育協會自2020年起制定了文物古建工程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系列培訓計劃——“匠心工程”,這項工程是以首都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為平臺,以系統的人才培養為目的,以文化傳承和知識更新為主要內容,以公益講座為主要形式所開展的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知識篇”“技能篇”到“商務篇”“綜合篇”,再到去年的“中軸線申遺專題篇”共五期首都職工示范點特色教育培訓項目,培訓體系層層遞進,如同一本精心編纂的教科書。
今年,“匠心工程”之項目管理專篇的開展,將以勞模精神為榜樣,以勞動精神為光榮,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培養學員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培養學員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培養學員逐步成為一專多能的首都新時期文物古建工程建設人才。
揭開頂級工程的神秘面紗
本次培訓延續了“匠心工程”的核心宗旨,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引領,聚焦古建工程的項目管理全流程,集結了北京乃至全國文物保護和古建修繕領域的極具代表性力量,為學員們呈現了一場全產業鏈的“知識盛宴”。
北京市建設教育協會副會長李晨熙在致辭中介紹,本次培訓特意邀請了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匠師、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王玲,原北京市建設教育協會文物古建園林分會會長韓揚等業內頂尖專家——他們中,有人用數十年光陰讓古建技藝煥發新生,有人深耕研究解碼古建智慧,有人親自主持修繕工程守護紅色記憶。課程里,既有天壇、太廟的修繕實戰案例,也有敦煌文化、陸宗輿舊居活化的創新探索,從傳統技藝到現代管理,從理論認知到現場實踐,力求讓大家學有所獲、用有所成。
本次培訓課程內容設置豐富齊全,從業主視角出發,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和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的專家,將首次系統剖析頤和園長廊彩畫保護修復和太廟修繕工程的決策內幕與管理心得,講述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身上“動手術”。關于設計智慧,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北京北建大建筑設計研究院的頂尖設計師,將分享陸宗輿舊居(北極閣三條22號)保護與活化利用以及江西高安瑞州府衙的設計案例,展示如何讓歷史建筑在現代社會中“活”起來。
在施工和監理方面,承接過諸多重大任務的北京六建集團古建公司,將以正陽門修繕工程為藍本,揭秘在政治核心區開展文物保護工程,如何平衡安全、工期、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講述《政治核心區文物保護工程實踐案例分析》背后的故事。專業的監理單位將拆解施工過程中的項目管理盲點與痛點,揭示如何用最嚴格的監督為文物安全保駕護航。
此外,課程還設置了天壇營建史、革命紀念性建筑保護的專題深度研討,并從敦煌莫高窟的守護精神中汲取跨越地域的文化養分。這種“全鏈條”式教學,旨在打破行業壁壘,讓管理者懂技術、讓技術員懂管理,鍛造真正的“一專多能”。
構建首都工匠人才培育新生態
本次培訓的舉辦,也標志著“首都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建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據此前首都職工教育培訓聯盟年度工作會議透露,該示范點已從北京市154家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為12家“核心示范點”之一。
開班儀式上,王玲作為職工匠師代表,分享了她數十年來與古建為伴的心得。“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到極致,這就是工匠的快樂。”她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所有文物守護者的初心。
李晨熙表示,文物古建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凝固的藝術”,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從天壇的恢弘壯麗到頤和園的精巧雅致,從敦煌壁畫的絢麗多彩到革命舊址的紅色記憶,每一處古建都藏著歲月的故事,每一項技藝都連著文化的傳承。
古建保護從來不是簡單的“修舊如舊”,而是在堅守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他希望學員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像工匠般專注,把每一個知識點學深悟透;像勞模般擔當,把學到的本領用到實際工作中;更要像守護者般敬畏,讓古老的建筑在當代人手中延續生命、綻放光彩。
據悉,此次培訓將持續至9月底,這批學員結業后,將成為散播在北京各個文物工地上的“火種”,將先進的項目管理理念與深厚的工匠精神相結合,共同守護這座千年古都的筋骨與靈魂。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