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廣湛鐵路項目施工現場,晨霧還未散盡,已經響起清脆的敲擊聲。他俯身輕叩混凝土面,略顯粗糙的指尖劃過鋼筋網格。“劉經理,咱們隧道襯砌施工可否再有優化空間?”面對技術主管的提問,他翻開隨身攜帶的“成本分析本”,筆尖在密密麻麻的公式間游走。他就是中鐵七局廣州公司廣湛鐵路項目商務經理劉偉杰。他先后榮獲中鐵七局“優秀見習生”“工經系統先進個人”、“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優秀個人”、“優秀項目兼職法務專員”、中國中鐵大商務管理優秀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十四載寒來暑往,被同事稱為“商務鐵算盤”的他,始終用數字編織著創效密碼。
一、十年磨劍,從“技術癡”到“商法通”的蛻變
2010年盛夏,剛畢業的劉偉杰頂著烈日高溫,毅然扎進石武客專施工現場。當同齡人還在適應工地生活時,他已融入于施工現場,刻苦學習著一項又一項的實操技術。由于對商務合同的癡迷,老師傅們對這個年輕小伙兒印象都比較深刻:別人午休時,他追著項目部預算員請教合同條款;深夜工棚里,他打著手電研究變更索賠案例。“這小伙子可真行,把合同條款當武俠小說看!”一年后,他獲得“中鐵七局優秀見習生”的榮譽。從鄭州黃河路立交轉戰海南西環鐵路,這個愛較真、愛挑戰的年輕人總是書不離手地帶著卷邊的定額手冊,最終從工程技術人員轉崗為商務人員,2014年,他榮獲“中鐵七局工經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二、冰原上的“合同博弈”,以小變更撬動千萬效益
2018年冬,長白山氣溫跌破零下30攝氏度。敦白客專項目部外寒風刺骨,時任工經部長的劉偉杰盯著手中的測量數據,眉頭緊鎖——長達3.2公里的路基下,腐殖土層比設計厚出1米,若按原設計施工,項目將面臨巨額虧損。“合同就是戰場,數據就是彈藥!”他帶著測量隊多次頂風冒雪深入一線勘測,采集回多組數據及影像資料。深夜的辦公室燈光下,他逐頁分析合同條款,找到變更突破口,摸清變更流程,掌握了與業主及上級單位溝通的關鍵要領,最終成功為公司創下可觀利潤。慶功宴上,項目總工拍著他的肩膀感嘆:“你這‘合同醫生’,把賠錢病灶切成了創效良機!”他舉杯敬向風雪中并肩的戰友:“利潤表上的數字,是兄弟們齊心協力換來的勛章!”
三、全員算客,大商務管理破局行動
2023年,劉偉杰調任到廣湛鐵路項目,任職商務經理的他將“鐵算盤”升級為“傳聲筒”。在他的推動下,一場“大商務管理革命”悄然掀起,他將商務管理嵌入施工全鏈條,拉著技術員算方案性價比,盯著物資部做砂石料“價比三家”,當其他項目還在算“大賬”時,廣湛項目已經步入“全員算細賬”的精準管控中。“商務人的戰場不僅在辦公室,更在每一寸鋼筋混凝土之間”,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21場專題培訓中,他用動畫演示讓枯燥的工法變得鮮活,僅“CFG樁改素混凝土樁”一項優化,就為公司帶來不菲效益,連協作隊伍老板都豎起大拇指:“劉經理,您這是把‘死圖紙’盤成了‘活金礦’!”正是這份執著與責任,讓項目“大商務管理”從“孤軍奮戰”轉變為“全員合奏”。
四、毫厘必爭,鋼筋縫里摳出百萬效益
“別小看這點調整,能省下整噸鋼筋嘞!”鋼筋加工棚里,劉偉杰蹲在廢料堆邊手握著半截彎曲的鋼筋頭。面對行業“紅海”競爭,他聯合項目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在鋼筋加工的細節處“微創新”深挖效益,通過對鋼筋方案的整體優化,最大限度減少了邊角料,讓項目效益從鋼筋縫里“摳”了出來。
十四載春秋流轉,劉偉杰的筆記本早已烙上時光印記,泛黃紙頁間“價值創造、效益提升”的箴言卻愈發遒勁。從長白山冰原上的千萬索賠到珠三角工地的全員創效,從鋼筋堆里精研毫厘的“煉金術”到大商務管理的“破局交響”,那些鐫刻在鋼筋混凝土里的數字密碼,終將化作新時代建設者“商務匠心”的價值傳奇。(孫阿慧、宋敏鴿)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