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眾森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里,一排排專利證書與獎杯無聲訴說著一段關于堅持與突破的故事。而這段故事的書寫者,正是公司掌舵人——郭文倩。從美術產品造型設計師到建材行業領軍企業的管理者,從追求藝術之美到探索工業之精,她以跨界視角與創新精神,帶領企業在中國建材工業的浪潮中踏浪前行,成為綠色低碳轉型的實踐者與推動者。
跨界轉型:
從藝術到工業的完美追求
郭文倩的職業生涯始于藝術設計領域。大學時期主修美術產品造型設計的她,對“美”與“完美”有著近乎執著的追求。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與水泥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結緣。2004年,她毅然投身這一傳統工業領域,并以藝術家的細膩與企業管理者的宏觀視野,重新審視行業的可能性。
“工業與藝術本質上是相通的,都需要極致的追求與創新的勇氣。”郭文倩這樣形容自己的跨界轉型。她先后攻讀海外工商管理碩士,將設計思維與科學管理相結合,以“完美主義”驅動技術突破與產品升級。
創業之初,郭文倩便確立了“技術立企”的戰略。她第一時間邀請中國建材研究總院的退休水泥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嚴格把控產品質量。憑借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與對技術細節的嚴苛要求,眾森的水泥助磨劑產品迅速打開市場,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行業的黑馬。
二十年間,伴隨中國經濟的騰飛與基建浪潮,眾森逐步成長為產品涵蓋水泥助磨劑、混凝土外加劑和高端建筑材料的科技集團。企業年產值突破億元,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山東省第一、全國前三。而郭文倩個人名下已擁有30余項專利,3項技術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科研攻堅:
讓產品成為經濟與環境的雙贏答卷
作為中國水泥協會外加劑分會副會長、綠色助劑專家,郭文倩深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她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十三五”重點課題《大宗工業固廢協同制備低成本膠凝材料及應用技術》的子課題。
她主導研發的“多元固廢輔助膠凝材料生產及在混凝土中大摻量應用關鍵技術”,成功將工業固廢轉化為高性能建筑材料,實現了固廢資源的高附加值利用。該技術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榮獲多項榮譽。此外,她發表《固廢基膠凝材料混凝土增強劑的試驗研究》等核心期刊論文,協助公司參編國家、行業、團體及企業標準10項以上,為行業規范化與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郭文倩帶領眾森實現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其技術成果推廣后,為商混站創造近億元經濟效益,并建成多條固廢膠凝材料生產線,推動固廢資源化產業規模化發展。
更重要的是,這一技術大幅減少了傳統水泥生產中的碳排放,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通過“固廢資源化—材料研發—工程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眾森為建筑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行路徑,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郭文倩說:“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制造產品,更是構建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責任與擔當:
心系行業,擔當有為
作為行業協會領導,她推動行業標準制定與技術共享,促進行業協同發展。2025年,她榮獲山東省建材工業協會評選的山東省建材行業先進工作者稱號,其影響力早已超越企業層面,延伸至行業乃至社會公共領域。
郭文倩用二十年時間,完成了一場從藝術到工業、從產品到標準的跨越。她以追求完美的初心、技術創新的決心和綠色發展的使命感,書寫了中國建材工業的革新篇章。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企業家的奮斗史,更是一個時代背景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縮影——以科技為刃、以綠色為帆,在傳統行業中開辟新路,在建材外加劑中挖掘價值。這份“綠色答卷”,正是郭文倩與眾森公司獻給這個時代最深刻的誠意之作。(本報記者 秦晉 通訊員 李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