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飛
近日,青島首屆百家媒體看改變活動圓滿結束,來自各地的百家媒體齊聚青島市南區,共同見證這片土地上的變革奇跡,尤其聚焦于上街里附近古城改造這一城市更新的標志性成果。
這里,曾經是青島最具煙火氣的老街區,承載著幾代青島人的回憶。斑駁的老建筑、狹窄的街道,訴說著往昔的歲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街區建筑老化、設施陳舊,發展陷入瓶頸。
為了重拾老街活力,青島市政府啟動了大規模的改造計劃。秉持“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合理利用”的理念,改造團隊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對建筑進行加固修繕。如今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片承載著青島百年歷史記憶的街區,已煥然一新,成為城市更新的典范。
漫步在上街里,媒體記者們看到,原本破舊的里院建筑重煥生機,藍天紅瓦相映成趣,石墻老巷韻味依舊。改造后的街區不僅保留了傳統的青島風情,還融入了現代商業元素。青島老字號商鋪與新入駐特色咖啡館、文創店、藝術工作室交相輝映,讓古老的街區成為文化的匯聚地。
2024年,青島市南區上街里“青島中山路近代建筑群”“青島里院早期建筑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這是對上街里歷史城區長期保護與修繕工作的肯定。如今的上街里,不僅是青島市民懷舊的好去處,更成為吸引游客的熱門打卡地,為青島的歷史文化傳承和城市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未來,上街里將繼續深化改造,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豐富商業業態和文化活動,致力于打造成為集歷史文化、時尚消費、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城市新地標。
此次百家媒體看改變活動,不僅是對上街里改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對青島城市更新理念的一次宣傳。通過媒體的鏡頭,上街里的蛻變被傳遞到全國各地,讓更多人看到青島在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發展之間找到的完美平衡。
展望未來,上街里將繼續深化改造,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引入更多優質業態,打造成為集文化、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城市新地標。而青島首屆百家媒體看改變活動,也將成為記錄這座城市發展歷程的重要篇章,激勵更多人關注城市的更新與進步。
同期舉辦的看得見的改變青島城市圖片展現場,一張張老照片靜靜訴說著城市往昔。觀眾們佇立在一幅幅老照片前,眼神被深深吸引,他們微微前傾,目光聚焦之處,是定格在上世紀的上街里。時而眉頭輕皺,似在回憶曾經熟悉的街角;時而嘴角上揚,或許想起了兒時的歡樂時光。老照片里的街巷、建筑與眼前煥然一新的街區相互映照,承載著幾代青島人的記憶,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與熱愛。
中山路城市記憶館,科技與歷史熱烈相擁。館內的聲光電系統瞬間開啟時光隧道。五彩光線交織,模擬的海風輕拂,海浪聲、市井叫賣聲縈繞耳畔。參觀者仿若被一只無形的手牽引,腳步不自覺邁向老城區的過往。他們駐足凝視,臉上滿是驚嘆與沉醉,沉浸在往昔歲月,感受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
四方路的百年老店飄出醇厚的傳統美食香氣,引得游客味蕾大動;潮流文創店陳列的新奇好物,又緊緊抓住了年輕人好奇的目光。二者在此完美融合,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漫步于改造后的上街里街道,便能邂逅一幅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盛景。街道上,游客如織,他們或手持相機,捕捉著每一處動人瞬間;或結伴同行,歡聲笑語在街巷間回蕩。這般熱鬧非凡的景象,正是上街里改造成功的生動注腳,彰顯著這片古老街區重煥生機后的獨特魅力 。
肥城路,哥特式大教堂在晨曦中更顯巍峨神圣。暖黃的光線勾勒出教堂的輪廓,也將教堂的影子與行人的倒影一并投映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影影綽綽,虛實相生。石板路歷經歲月打磨,在日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與教堂共同見證著城市的滄海桑田。這一刻,時間仿若靜止,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歷史與當下悄然交織 。
冬日的青島棧橋,宛如一幅生機盎然的和諧畫卷。成群的海鷗翩躚而至,它們舒展著羽翼在空中盤旋翱翔,發出清脆的啼鳴。棧橋上,游客與市民熙熙攘攘,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每一張臉龐都被這歡樂的場景所感染。在這片海天之間,人類與海鷗親密無間,一同譜寫著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美妙樂章,共同繪就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