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煙臺芝罘仙境的海濱之畔,海浪見證著他的勵志故事,浪花銘記著他的難忘瞬間,海風吹奏著他的勤勉樂章。
作為中建一局二公司煙臺幸福新城配套中學項目的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的楊志文,每天在與時間賽跑,與各種難題較量。在這片未來書聲瑯瑯的建筑里,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期望,凝聚著他和項目團隊無數心血。
一面榮譽墻“建證”了他和戰友們奮斗的歷程:全國文化強企優秀創新案例一等獎、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二等獎、山東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重點培育項目、山東省綠色建造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煙臺智慧工地二星級、中建一局CI銀獎、煙臺市公安局“警企共建”單位、芝罘區人民檢察院“檢企共建”單位......
幸福新城配套中學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楊志文
這些榮譽背后,是楊志文和他的戰友們“追夢、筑夢、圓夢”,高質量建造項目的堅定步伐。如今,回首那些或緊張、或揪心、或欣慰的時刻,成為人們最難忘的記憶。
一厘米的“較真”
人們看得見的工程好質量值得稱道。然而,看不見的隱蔽工程質量,最能“建證”中建一局建造品質和建造者的先鋒精神。
在項目隱蔽工程進行到關鍵階段,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在一次常規檢查中,楊志文看著一根剛澆筑的柱子,“第六感”使他懷疑,這根柱子有問題。測量員拿尺一量,柱子傾斜一厘米。在他眼中,這是關乎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大事。
幸福新城配套中學項目全景
“這根柱子必須拆除重筑!”他態度堅決,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結構施工單位負責人試圖說服他:“這根柱子外面還要貼上掛板,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到,何況剛斜了一厘米,這是微不足道的偏差,不會有太大影響,拆除重澆耽誤時間,還增加成本。”但楊志文深知,隱蔽建筑質量無小事,任何一點僥幸心理都可能埋下巨大的隱患。
在他的命令下,施工人員迅速拆除,按照施工規范重新澆筑。不僅如此,他還對施工單位進行了嚴肅處罰,以此為戒,讓每一個參建施工單位負責人都深刻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這次事件雖然讓工程進度暫時受到影響,但卻讓整個團隊對質量把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后續施工敲響了警鐘。他知道,這一厘米的“較真”,是對責任的堅守,也是對中建一局代言中國品質的承諾。
一秒鐘的嚴苛
鋼結構吊裝是整個項目中風險最高的環節之一,尤其是吊裝一根重達5.17噸的大型“工”字異型鋼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為了確保鋼梁吊裝工作順利進行,他和施工隊負責人提前制定詳細吊裝方案,對每一個步驟進行反復推演。
現場鋼結構吊裝
吊裝當天,現場氣氛緊張而凝重。巨大的吊車緩緩升起,計劃將5.17噸重的鋼梁精準地吊運到指定位置。楊志文和施工隊負責人站在最前線,密切關注著吊裝的每一個細節。然而,偏差事情突然發生,在起吊過程中,兩臺吊車起吊鋼梁時,起吊提升頻率出現偏差,鋼梁突然出現輕微傾斜。“停止起吊!”他迅速指揮,第一時間讓兩名吊車司機按“每秒鐘”同步提升,經過一番緊張的施工作業,這根最大最重的鋼梁安全安裝完畢。
那天夜里,為了確保后續的吊裝工作不再出現問題,他和施工隊負責人緊盯現場。直到所有的大型異型鋼結構都安全吊裝到位,他才松了一口氣。此時,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一夜未眠的他雖然疲憊不堪,但心中卻充滿了成就感。
一夜的艱難抉擇
項目建設進入到二構建造的沖刺階段,各項工程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然而,命運卻在這個時候給他出了一道難題。一天早上,他正在施工現場忙碌,突然接到家里電話,“快回來吧,母親病重了!”那一刻,他的心仿佛被撕裂了一般,一邊是病重的母親,一邊是緊張建造的工程,每一個都讓他難以割舍。馬上要和商務經理蘇建利一同到業主單位協調重要商務事情,自己真的離不開。他只好告訴愛人,“再等等”。協調會議召開期間,已靜音的手機涌入了無數個家里催促的電話。
半夜時分,“母親病危了,生命還能持續十多個小時。快回來吧!”聽到愛人哭泣的聲音,他眼里泛著淚花。
“你趕緊回家吧,現場有我們盯著。”副書記李玉明和總工程師喬繁華、生產經理賈世龍紛紛勸他。他猶豫片刻,最終決定連夜開車回家。一路上,他心情無比沉重,腦海中不斷浮現著母親的身影。當他趕到家時,母親已奄奄一息。他緊緊握住母親的手,淚水止不住地流。在母親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陪伴在她身邊,送走了母親最后一程。
處理完母親后事,盡管心中充滿無數悲痛,但他還是強忍著淚水,連夜開車趕回項目現場。當他再次踏入熟悉的工地,看到燈火通明的施工現場上,項目班子成員各負其責率領員工們奮戰在一線,他知道他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也不能讓母親失望。他要帶著母親的囑托,完成這個承載著無數希望的項目。
一天的抗爭病魔
不巧,就在項目施工正酣,他的身體卻出現了問題。一顆腎結石開始在他的體內搗亂,疼痛時不時地襲來。一天早上,他正在召開現場會,疼痛突然加劇,豆大的汗珠布滿了他的額頭。他強忍著疼痛,想著忍一會兒就好了,便偷偷吃了一片止痛藥,繼續主持會議。
會議結束后,他和喬繁華、賈世龍來到現場檢查施工進度。看到連夜加班焊接燃氣管道的施工工人人數不足,他立刻部署分包負責人調人。當晚22時,他仍在現場檢查樓內裝修工程,人們發現他的臉色蒼白,狀態十分糟糕。在大家的堅持下,他被緊急送到醫院。
醫生檢查后,決定采用激光碎石治療。手術很順利,一束束激光很快將腎結石擊碎。大家都以為他會好好休息幾天,沒想到第二天,他又出現在了施工現場。同事們勸他回去休息,他笑著說:“我放心不下這里,現在正是關鍵時期,大家都在,我不能掉鏈子。”
楊志文(左三)和黨員在膠東革命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在這些難忘的日子里,他經歷了無數的挑戰與困難,但看到這座即將建成的幸福新城配套中學,他的心中都充滿了希望和自豪。如今,學校即將竣工投入使用,夢想著孩子們在校園里快樂地學習、成長,他和戰友們一年半時間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本報記者 于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