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空調耗電有多“狠”?空調系統能耗占地鐵總能耗近四成,若能讓空調省電30%,整個地鐵運行成本將直降12%!那么,什么樣的中央空調能擔此重任?
5月22日,在上海召開的2025軌道交通系統制冷空調技術研討會上,這個問題有了答案。當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聚焦地鐵節能難題進行探討時,一項“硬核”技術成為焦點——蒸發冷凝空調技術,為打造低碳智慧軌交提供了有效借鑒。
(海爾智慧樓宇軌道交通行業總經理 欒傳方)
海爾智慧樓宇軌道交通行業總經理欒傳方現場分享到,該方案顛覆傳統設計,無需冷卻塔、省卻空調機房,綜合節能率達30%~50%,為用戶帶來省地、省電、省人工等多項增值體驗。如今,海爾已連續7年居軌道交通市場第一,市場份額超37%,相當于每3個地鐵站中就有1個選海爾。
在中央空調行業,蒸發式冷凝被稱為是“效率最高的冷凝方式”之一,特別是在軌道交通行業被廣泛應用。但市場上主流的蒸發冷機組多為螺桿式,雖然解決了傳統機組噪音、漂水、城市美觀等舒適的難題,卻卡在了高能耗上。海爾磁懸浮蒸發冷機組則實現了用戶需求的兼顧。
那么,這一創新方案具體能為用戶帶來什么?首先是投資成本的減少。清華大學通過對水冷冷水系統、整體式蒸發冷及以海爾為代表的直膨式蒸發冷系統測試發現,在綜合對比設備費、安裝費、材料費等各項費用后,直膨式蒸發冷系統費用約250萬,相比于其他兩系統方案的420余萬,省錢超40%。
其次,是運營成本的降低。作為中國首個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示范工程,青島地鐵6號線設計之初就提出了節能需求。20個站點均應用海爾直膨蒸發冷凝式空調系統解決方案,同時機組針對沿海環境采用耐腐蝕設計,節水、節地、節省運維費用。最終實現節省冷卻塔占地面積50平米/站,節省冷水機房120-150平米/站,每標準站年省電10萬度以上,節省運營費用5萬以上。
與此同時,海爾還應用大熱的AI科技實現了管理節能。將機組接入AI智控平臺后,不僅能實現空調系統的在線啟停、能耗查詢、異常提醒等,同時還能智慧識別人流情況,人多時智慧調整出風溫度,更舒適,人少則更節能。即便是照明、給排水、屏蔽門、消防、監控等系統,也能實現智慧管控,省心還省錢。
在雙碳與交通強國目標的雙重驅動下,地鐵空調的技術革新已不僅是舒適度的升級,更是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選擇。如今,海爾智慧樓宇創新方案已落地39城、239條線路,并加速推動軌道交通行業向綠色智慧化加速邁進。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