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總工會聯合發布了2020年“齊魯最美職工”榜單。我省住建系統環衛職工、東營市市容環境衛生處張金海同志當選齊魯最美職工。
張金海自1993年加入環衛隊伍以來,一干就是27年。他堅守初心、愛崗敬業,勤奮好學、鉆研技能,擔當作為、勇于創新,奮斗在電氣設備維護管理、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維修、垃圾處理和環境衛生科學技術研究與技術創新等一線工作,并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鉆研科學技術,積累了豐富的專業技術技能和科學研究經驗,具有較高的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能力。
這些年來,張金海通知同志先后實施技術革新和改造項目70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0余項。2011年8月,研發的全自動紅外感應便池沖洗裝置榮獲第二十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銀獎”。研發的公廁智能節水多介質循環沖洗裝置,填補了我國公廁在利用自身凈化生態循環水、實現多介質自動轉換沖洗便器的空白,被評為山東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針對常規節水感應器在安裝必須鑿墻挖洞破壞墻體和北方地區公廁沖水設施在冬季易被凍堵凍裂等技術難題,他研制的分體式紅外感應便器沖洗器,具有易保溫、水量可調、免于鑿墻挖洞安裝維修方便等優點,節水率在75%以上,高出一般節水器約20%,十幾年來節省財政資金達2000多萬元,被評為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為解決走廊燈“人在燈亮,人走燈滅”因人所需的理想狀態和實現安全節約的目標,研發了照明燈多檔位延時開關技術成果,并在2016年12月獲得山東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產生的飛灰不能快速進入攪拌機的難題,2013年實施飛灰稱重計量倉快速卸料、飛灰攪拌機卸料防飛濺等技改項目,研制出飛灰處理設備稱重計量倉快速卸料換氣裝置,降低了噪音,改善了環境,使生產效率提升近10倍,年節約費用約15萬元,并為廠家設計人員提供了設計修改依據,該技術成果和2014年研發的智能化生態節能公共廁所循環沖洗處理系統、照明燈多檔位多波段延時開關技術技術成果,先后獲得東營市職工優秀創新成果二等獎。實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滲瀝液處理污泥清液排放系統技改項目,扭轉了過去滲瀝液處理設備必須兩人以上值守的狀況,同時節約了大量用水,年節約開支約12萬元。2018年向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編寫提報的關于山東省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施方案、意見和法規、政策等文書已被采納。現正在對生活垃圾的智能化分類收集設備和“歸屬地生態鏈”處理法進行深入深入研發,為推進我國垃圾分類工作努力探索新途徑。
張金海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首席技師、山東省道德模范、山東省最美勞動者、齊魯工匠、山東省職工十大發明家等榮譽稱號。他創辦的創新工作室先后被命名為“山東省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張金海勞模創新工作室”和“張金海首席技師工作站”。“傳、幫、帶”徒33人,先后有4人晉升為技師,多人在技能競賽中獲獎,組織職工技術培訓70余批次,培訓人員4800余人次,多次奔赴省內院校講課,接受培訓的師生達3萬余人次,為山東省創新型人才的教育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
張金海在平凡的崗位上時刻踐行著環衛工人“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奉獻精神,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展示了一名共和國追夢人的魅力風采。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