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東營市墾利區“住建情薪”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由墾利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于2017年發起實施。該項目秉承“打通服務農民工‘最后一公里’”的理念,以建筑領域農民工為主要服務對象,重點開展維護農民工權益、提升農民工職業技能、關心關愛農民工等系列主題活動。為進一步拓展服務渠道、延伸服務觸角、提高服務水平,2018年在項目實施成果的基礎上,墾利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籌劃建設了“住建情薪”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并以基地為依托,推進服務關口前移,搭建起農民工維權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平臺的宣傳、服務、凝聚、導向作用,變“被動式管理”為“超前式服務”,有效提升農民工維權意識和綜合素質,達到了“預防大于治療”的效果。
堅持“疏堵”結合,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在“疏”上,借助基地的輻射聚集作用,結合黨員“三進”(進企業、進工地、進小區),在麥收、秋收及春節等關鍵節點,組織黨員干部不定期深入建筑工地一線,通過發放宣傳單、現場宣講、播放專題片等形式,向用工單位和農民工廣泛開展根治欠薪法治宣傳,引導企業規范用工行為,增強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從源頭上預防欠薪發生。同時,設立“住建情薪”接訪中心,暢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受理農民工舉報投訴和來信來訪,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及時有效保障。在“堵”上,健全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機制,加強對工資支付情況的預警、研判、防控,及時掌握企業欠薪的問題隱患和糾紛線索,主動介入、掌握輿情、及早協調化解。實行部門聯動處置機制,對存在拖欠行為的施工企業列入重點監控名單,對失信行為予以曝光、聯合懲戒,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解決一起,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單位、大事不出縣城、矛盾不上交”。
2019年1月,農民工李某來到“住建情薪”接訪中心反映工資拖欠問題。墾利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立即組織人員到其所在的項目工地調查落實,調查發現拖欠工資的主要原因是李某帶領的水電班組與項目建設、施工單位就施工進度、施工質量等問題存在爭議糾紛。了解到該情況,工作人員積極協調雙方就支付處理方案達成一致意,并將拖欠的工資如約足額支付給李某。
2020年4月,在一次“住建情薪”志愿服務活動中,了解到農民工馮某被拖欠兩個月工資。墾利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迅速核實有關情況,經查,系總承包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失誤,遺漏馮某工資信息所致,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馮某足額拿到了遲到兩月的工資。
自“住建情薪”項目開展以來,共累計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80余起,涉及農民工800余人次、金額2000余萬元;全區拖欠農民工工資信訪案件數量逐年下降,2018年較2017年下降52%,2019年較2018年下降70.8%,2020年以來僅發生2起欠薪案件。
把握就業導向,提供公益職業技能培訓。針對農民工總體技能水平不高、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現象,基地開設了“魯班課堂”,主要利用晚上等閑余時間,邀請專家向有意愿提高職業技能水平的農民工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培訓著重從農民工基礎素質提升、就業觀念轉變、崗位技能提高、安全文明施工、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工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積極組織施工企業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搭建“比學趕幫帶”的競技平臺,在工地一線形成了學技能、用技能的濃厚氛圍。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的提高,為推動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化,促進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100余班次,幫助600余人次農民工提高職業技能水平,40余名農民工取得了職業技能資格。
創新搭建載體,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為活躍農民工業余生活,讓文化成果更多的惠及農民工,基地建有“工友書吧”“娛樂室”等文化設施,并著力打造了“微劇場”“紅色電影角”等文化娛樂載體,讓農民工下工后“有去處”,文化活動“有場所”,一方面為農民工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提升了農民工的幸福感、獲得感,另一方面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黨的惠民政策、傳遞黨的好聲音,起到了很好地弘揚主旋律和輿論導向的作用,增強了建筑領域農民工意識形態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領力。近年來,共累計組織開展“微劇場”文藝演出20余場,播放紅色電影300余場次,舉辦棋牌大賽、乒乓球比賽等各類文體活動50余次。
傳遞城市溫暖,開展關心關愛活動。為力所能及地給農民工提供支持幫助,解決更多的生產生活困難,基地專門設置了便民服務廳、愛心超市和談心室等三大愛心功能空間,主要向農民工提供舊衣物捐贈和實惠平價商品,并結合志愿服務工作,開展政策咨詢、法律援助指引、“夏日送清涼”等志愿服務活動。了解到每年暑假期間,一部分農民工將留守在家鄉的子女接來工地跟自己一起生活,但工友們白天上工沒有時間照料,志愿者們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將孩子們組織到基地“工友書吧”,照料看護并進行課業輔導,為工友們解決了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工作,也更多的體會到了城市的溫暖。一系列愛心行動,得到了農民工群體和社會的一直認可和好評,樹立了住建系統良好的對外形象。
東營市墾利區“住建情薪”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自建成以來,不斷創新工作載體,幫助廣大農民工辦實事、解難題,逐步發展成集宣講、培訓、咨詢、保障、關愛等多功能一體的農民工維權服務平臺,惠及農民工近萬人,被農民工譽為自己的“娘家人”。先后榮獲2018年第三屆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創意類項目金獎、2019年山東省第一屆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創建提名、山東省2019年度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活動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中華建筑報記者 王向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