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記者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自規劃建設以來,全力推動“產、城、人、景、文”五位一體建設,目前累計吸引236家企業落戶,注冊資本43.61億元;實體生產制造類企業27個,預計達產后年稅收10億元,可增加當地就業人口約8000人。展望“十四五”,科技城將著力打造“浪漫水鄉、時尚智城、創新高地”三張名片,營造科技英才家園。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是中關村在全國首次采用帶資金、帶技術、帶人才“三帶”模式,目前唯一一個重資產投資的升級版中關村園區項目。近三年來,寶坻區聚焦頂層設計,對標一流園區硬件標準開發建設科技城,重點發展“4+1”產業體系,即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制造四個主導產業。同時,依托已落地天津計量院和北京計量院,匯聚北京科學院高精尖裝備研究院等首都大院大所平臺,著力打造北京研發,天津轉化落地的大院大所產業化承接平臺,目前在引進項目中,北京轉移來津項目18個,占總引進項目比例67%,初步實現研發孵化在北京、生產制造在寶坻的中關村“寶坻模式”。
聚產先聚人,寶坻區突破政策壁壘,以人為本搭建生態體系,引進最好的城市配套。“在科技城隨著項目遷移可以落戶、可以買房,用北京社??ň涂梢栽趯氎骈T診進行結算,北京學籍和天津學籍可以互認,這是解決職工切身需求。”天津市寶坻區副區長王智東介紹說,科技城建成15萬平米人才公寓,為入駐產業人口提供配套住宅,同時與南開中學簽署合作協議,在科技城開展合作辦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北京知名教育機構也正在洽談,包括體育館、酒店、商業中心、濱水商街等商業配套也正在逐步規劃建設,浪漫水鄉、時尚之城、創新高地呼之欲出。”
寶坻區人文底蘊深厚,生態資源豐富,堪稱“北國江南”。王智東表示,未來,科技城的發展還是要用好“水”資源,做美“水”文章,依托現有水系脈絡,有機植入寶坻新八景,打造景區式園區。同時,以建設智能網聯車路協同應用示范區為基礎,適時推動實現更多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并在體制機制、政策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解決好研究和市場轉化的銜接問題。
目前,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一期4131畝開發區域內全部路網實現通車,依托“城市形象景觀軸”西環北路打造了近4公里長的濱水生態廊道,建設濱水公園與濱水綠地,打造城市級——片區級——鄰里級三級公園體系;建筑面積6.7萬平米的協同發展中心產業載體年內實現竣工,其中2號樓展示中心當年開工、當年開放。到“十四五”期末,科技城將新增市政基礎設施投資30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200億元,引入產業人口2.5萬人、常駐人口2.4萬人,園區當年產值達到約140億元,當年稅收總額約16.5億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