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商務廳、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聯合發布《廣東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前沿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5%以上,實現營業收入翻一番;建立起自主創新能力強、技術特色明顯、規模化程度高、產業配套齊全、全國領先的產業體系,基本建成世界級前沿新材料創新中心、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研發和制造高地。
據介紹,“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前沿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2019年,該省前沿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接近500億元,產業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一是支撐前沿新材料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帶動創新要素快速集聚。二是創新活躍,新技術發展迅猛。三是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凸顯,產業集聚態勢初步形成。四是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行動計劃》通過梳理前沿新材料產業的基本情況,廣東省確定了前沿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并圍繞發展目標,制定了“五大重點任務”和“六大重點工程”。
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
據了解,廣東省前沿新材料產業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存在材料創新系統能力不足、創新能力相對薄弱、支撐配套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等問題,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和專用裝備水平相對落后,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保障能力不足;前瞻性、顛覆性成果較少,創新引領發展效果不強;總體集聚程度不高,高精尖領域企業多為初創,抵御風險能力較弱;人才團隊、標準、知識產權總量不足,未能系統布局,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公共服務等能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廣東省前沿新材料產業發展需求迫切,而且未來5年至15年是發展前沿新材料的關鍵期,國內外爭相搶占技術制高點。同時,外部發展環境嚴峻,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壁壘高企,技術和專利打壓、封鎖加劇。此外,區域競爭空前激烈,國內前沿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形成齊頭并進、競相發展格局。
但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為廣東省提升國際競爭力,在前沿新材料領域國內、國際建立多層次、全方位和多形式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拓展了新空間。廣東省工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均位居全國前列,前沿新材料應用前景廣闊,需求巨大。前沿新材料植根于新材料產業,廣東省新材料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粵港澳大灣區前沿新材料領域科研、轉化能力突出,大科學裝置加速布局,一大批知名科研機構和人才團隊快速集聚。這些優勢都將給廣東省前沿新材料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五大”任務“六大”工程保駕護航
圍繞前沿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五大”重點任務。一是優化產業發展布局。依托優勢地市,培育一批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明顯、政策配套完善、具有品牌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二是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推動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水平創新平臺,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技術研究創新全鏈條,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三是突破核心技術。圍繞該省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突破一批產業急需的戰略性、前瞻性、顛覆性技術,獲得一批產業帶動性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四是完善產業生態。強化關鍵原材料、高端裝備、先進儀器設備等的支撐保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全鏈條協同攻關,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五是強化國際交流合作。鼓勵“引進來,走出去”,吸引國際知名機構、海外人才來粵發展,支持企業和研發機構開展國際交流、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實施海外并購等。
為確保前沿新材料產業目標實現,《行動計劃》確定了“六大”重點工程。一是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構建全球頂尖綜合性材料科學研究基地和創新集群。二是制造技術提升工程。圍繞核心裝備、精密儀器設備以及關鍵部件、產品等,突破一批前沿新材料制備與加工技術,加強對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究和探索,加快前沿和顛覆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三是產業培育孵化工程。通過產業綜合性載體、專業型孵化器、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加速推進重大成果的落地轉化,培育發展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四是應用示范與推廣工程。建立健全該省新材料測試評價體系、應用示范與推廣體系以及前沿新材料產品的質量、責任風險保險機制,降低下游用戶使用風險,突破“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瓶頸。五是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工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創新型領域企業,發展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專業化“單項冠軍”企業。六是知識產權與標準體系工程。強化該省前沿新材料的知識產權的儲備運營,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前沿新材料技術和標準體系。
此外,《行動計劃》還在組織協調、金融財稅支持、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
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當前國內外在前沿新材料領域均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專注于前沿新材料細分市場的“單項冠軍”企業,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是實現在全球產業鏈條中保持核心競爭力、擁有話語權的有效途徑。《行動計劃》要求,到2025年,廣東省將培育產值超50億元的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5家,產值超10億元的“單項冠軍”和骨干企業30家,形成典型的龍頭帶動效應。
“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是國產材料所面臨的最大窘境,也是我國前沿新材料發展的最大瓶頸。針對前沿新材料產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系統性強的特點,《行動計劃》注重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攻關和應用示范推廣,明確規定把材料、工藝、裝備、研發和檢測手段的全面提升,尤其是把材料先進研發、制備和檢測、驗證服務納入集群建設的一部分。
前沿新材料的突破離不開先進技術創新平臺的構建和優秀人才的集聚。根據《行動計劃》,廣東將圍繞廣莞深前沿新材料創新走廊,構建全球頂尖綜合性材料科學研究創新集群;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相關領域省實驗室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前沿新材料綜合性研究基地與原始創新高地。
針對前沿新材料產業前瞻性特點和基礎原創性要求,《行動計劃》提出了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突破核心技術的任務和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凸顯廣東省特色和優勢,有利于廣東省材料的研發與產業發展和迭代升級,更好支撐和推動廣東省戰略性產業的全面高質量發展。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