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堆”出綠色休閑公園
我市持續提升資源化利用能力
起伏的山坡,綠色的植被,蜿蜒的小路……在長安區體育北大街與古城東路交口東北角北高營鋼材市場東側,一處占地150畝的綠地公園引來周邊市民觀光休閑,站在涼亭上放眼望去,樹葉和細枝隨風輕舞,與遠處流淌的河流融為一體。
此景觀地處滹沱河生態區。鮮為人知的是,這里還是一座石家莊市主要的建筑垃圾消納場——石家莊市華電建筑垃圾消納場。這里的山體由建筑垃圾堆砌而成,步道用的是透水磚、鋪路用的路基也來自建筑垃圾,甚至便道磚都是用廢棄的建筑垃圾制作而成。
11月19日,記者來到華電建筑垃圾消納場的綠地公園,四周各種喬木、灌木栽植錯落有致。沿著山路拾級而上,到達山頂,視野豁然開朗,一片片綠色盡收眼底。整個景區布局自然,以植物造景為特色,山林地勢高低錯落,有隱有現,并配置涼亭、樹叢、草坪,整體布局精巧美觀。
“為緩解城區建筑垃圾處置難的問題,我們實施建筑垃圾堆山造景方式,將城市的建筑垃圾變廢為寶。”華電建筑垃圾消納場相關負責人王予東介紹說,經過細化分類和無害化處理,這些拆遷建筑垃圾及開槽渣土被堆放在一起或制成骨料和透水磚,就地利用到綠地公園的建設中,變廢為寶。
目前,華電建筑垃圾消納場項目一期已完成景觀造景,二期用地已結束填埋,下一步將進行改造,三期為作業區,日均處理建筑垃圾5000立方米。
“真想不到,這座公園風景特別好,絲毫看不到建筑垃圾的影子啊!”市民張女士忍不住感嘆。每當天氣晴好,她都會帶著孩子到這座公園里轉轉。如今,賞心的綠地、悅目的游園和雅致的亭臺,讓周邊居民都欣喜不已。
“隨著城市經濟迅速發展,石家莊市每年產生建筑垃圾1000萬立方米,主要以填埋方式處理。除了華電,在鹿泉區和正定縣也分別建有建筑垃圾消納場,按照規定的開放時間,定點接收建筑垃圾,待堆積到一定程度后堆山造景,成為城市游園。”市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副主任杜孟忠告訴記者。
近年來,結合城市發展要求,我市逐漸加大對建筑垃圾的研究,不斷開展資源化利用的嘗試和探索,在藁城區、長安區、裕華區先后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場,經過對建筑垃圾的破碎、加工,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強化日常監管,持續提升資源化利用能力,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記者 王 寵)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