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鐵一局在國家森林城市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qū),投資、承建最大的福平高鐵平潭中心站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及站前城市綜合體即將投入使用,為福平高鐵于12月底通車運營、平潭國際旅游島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福平高鐵全長88.433公里,設6個高鐵站。平潭高鐵站項目是于2018年9月開工建設,其總用地面積為15.5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0.44萬平方米,是平潭島迄今為止投資最大、占地面積最廣、標準最高的民生工程,匯集了高鐵、公路、公交客運、出租車、網(wǎng)約車、私家車等多種交通出行模式,承擔著對外與市內(nèi)交通方式的換乘接駁職能,優(yōu)化交通流線,實現(xiàn)“零換乘”和“無縫銜接”的一體化交通樞紐。
俯瞰平潭高鐵中心站站前廣場,整體呈現(xiàn)出一把“小提琴”造型,線條流暢、造型優(yōu)美。并結合當?shù)靥赜械?ldquo;石頭厝”傳統(tǒng)民居形式,將平潭地方建筑特征與現(xiàn)代建筑功能相結合,以“云中石城”為寓意,將當?shù)厝宋摹⒃肌⒆匀弧⑹^厝風格融為一體,構建交通、旅游、休閑、商務、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化、生態(tài)化的城市綜合體,將打造成具有平潭“石頭厝”特色的5A級景區(qū)。
中鐵一局建設者們充分運用下沉廣場、采光井等手段,在滿足安全疏散、防洪防澇的前提下,營造具有自然通風、富有空間特色的地下公共空間,同時通過雨水收集、蓄水模塊、職能監(jiān)控等技術手段建造安全的地下空間,以最大限度的節(jié)約資源能耗,實現(xiàn)自然與建筑和諧共生的平衡。
“BIM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提前預知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能夠及時確定解決施組方案,避免影響現(xiàn)場施工。”中國中鐵一局平潭工程項目指揮長杜舜澤說:“通過BIM技術還可以快速提取工程量,準確計算各類物資消耗量,為材料招標采購等提供依據(jù)。”
“在工程施工中,成功應用灌注樁后注漿技術、高強鋼筋應用技術、高強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預應力技術、深基坑施工監(jiān)測技術、信息技術等。采用承插型盤扣支架、預鋪反粘防水卷材、灌無憂、無人機、視頻監(jiān)控、廣播系統(tǒng)、多媒體安全箱等新材料、新設備,極大提高施工質(zhì)量及效率。在項目施工的同時進行了科技研究4項、工法研究2項(申請)、專利立項(實用型)2項、發(fā)布科研成果6項、申報BIM技術獎項8項(國家級5項、省級3項)等工作。”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交通與建設局調(diào)研員林傳國介紹:高鐵中心站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及站前城市綜合體的建成使用,對平潭島城市交通一體化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平潭城市地位的提高,助力國際旅游島、自貿(mào)區(qū)以及兩岸交流融合發(fā)展的建設。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