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探索特色智慧社區建設,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和模式,有力助推社區治理現代化、居民幸福指數得到大幅提升。
人臉識別 增強群眾安全感
“正在掃描面部資料,認證失敗,禁止進入。 ”近日,在合肥市十里廟社區寧溪家園,新安裝的人臉識別系統正對出入人員進行掃描認證。
寧溪家園是一個有著10年歷史的回遷小區。長期以來,由于安防措施欠缺,人員隨意出入,電瓶丟失、入戶盜竊等案件時有發生,居民對此很有意見。“今年起全市大力推進‘平安合肥’智慧平安小區建設,我們對轄區進行了設施全面升級,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十里廟社區負責人介紹。
“以前只要有門禁卡,陌生人也能隨意進入小區,而且門禁卡的技術水平低,很多不法分子使用仿造的卡進入小區,現在好了,人臉識別,陌生人很難進得來。 ”居民劉大姐對小區人臉識別的安全性非常認可。
“使用門禁卡進出小區,卡丟了就比較麻煩,還要補辦,現在刷臉就能進出,特別智能、特別方便。 ”居民小張同樣對小區智能化的安防系統給予贊譽。他告訴記者,自己再也不怕卡丟了進不去小區,同時,配合人臉識別,車輛進出小區使用的車牌掃描進出系統,把以前老式的藍牙識別改為了車牌掃描,住戶、業主、車牌對應登記,外來車輛管理更加規范,也緩解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十里廟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系統應用后,不僅減輕了保安的出入登記工作量,還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自從智慧平安小區建設以來,我們這里的偷盜案件報案率為零,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整個社區平安網絡的構建、智慧平安小區的普及,居民的生活會更安心。 ”
線上受理 足不出戶辦業務
下載一個APP,點擊上傳幾張圖,居住證就辦理完畢,3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到家門口的社區辦事大廳領取,對于如此便捷的服務,蕪湖市華強社區居民楊來香感觸頗多。她告訴記者,華強社區是一個安置社區,許多居民和楊來香一樣,戶籍并不在這里。在以往,辦理一些證件時,需要拿著各種材料在戶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社區來回跑上好幾趟。而不久前辦理居住證,她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只要動動手指頭,點兩下上傳資料就完成辦理。免去來回奔波的煩惱,楊來香覺得非常方便。
現如今,蕪湖市很多社區,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手機APP上辦理110多項業務。華強社區的老人比較多,使用手機APP有時不太方便,在華強社區的服務大廳,專門安排了綜合辦理窗口工作人員,為前來辦理業務的老人提供現場服務。
華強社區工作站站長楊穎介紹,以前社區服務大廳并非綜合辦理窗口,而是根據業務劃分為多個窗口,每項業務都有自己的辦理系統,甚至一個系統還分內外網,基層工作人員要記大量的賬號密碼,系統還要來回切換,耽誤時間也讓群眾久等。 2018年,由蕪湖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整合全市業務服務平臺為一個基層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只要登錄一個平臺就能辦理各項為民服務工作,非常方便。
“這樣一項基于大數據的變革,更解放了基層工作人員。 ”華強社區黨委書記昝志偉說,以前每項業務都要安排專門的社區工作人員辦理,有時候工作人員需要離開去社區隨訪、處理事情,前來辦事的群眾就只能等待。 “現在多條合一,成為綜合辦理窗口之后,兩三個工作人員就能辦理全部事項,其他的社區工作人員也可以放心地去社區走訪。 ”據了解,華強社區在推進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過程中,以信息化為手段,以網格化為抓手,實行線上數據、線下服務,使居民和社區的關系更加融洽,也助推了平安社區的創建。
“城市大腦” 提升治理新效能
“現在您看到的就是我們的‘城市大腦’試點。 ”近日,在亳州市高新區第一社區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孫明新介紹。在管理中心信息研判室內,近百臺屏幕正在閃爍著,畫面正在不停切換全市各個重要路口的實況。信息研判室還承擔著對全市重大活動或防汛救災等現場的指揮調度。
“今年防汛救災時,這套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發揮大作用。”孫明新說,當時市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坐鎮信息研判室指揮,及時切換鏡頭,實時監控洪水情況,確保受災地區及時得到搶救。智慧城市不僅包含了監控和指揮調度,還使社區治理智能化。
“城市大腦”建設項目安裝完成后,將對違規戶外廣告、小區路面秩序、路面暴露垃圾、游商小販、沿街晾曬、企業污染、非法施工、占用消防通道、高空拋物、電梯安全等進行遠程監控,及時上報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置,通過這些民生問題的解決,逐步提高群眾滿意度。
在第一社區管理中心綜治中心,記者看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內設有VR模擬體驗區、消防常識知識搶答區、119報警體驗區、消防設備展示區等區域,是一處集科學、宣傳、教育、實操為一體,兼顧趣味、娛樂、休閑的消防科普場所。據介紹,今年8月,第一社區管理中心建設了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居民們和孩子們“零距離”感受消防安全教育,幫助他們了解消防安全知識,養成關注消防安全的習慣,進一步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基地建成至今已經接待居民、機關單位、學生等近千人。
在創新推動社區治理上,第一社區管理中心以智能化重構社區關聯形態,推動社區治理智慧化、現代化。 “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推動社區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正在成為社區治理的有效方式。 ”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