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房價增速明顯放緩、地價卻持續升高,地產經濟已經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整個地產界都在思考多元化布局。而曾經被稱為龍頭房企的碧桂園也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幾年的探索,碧桂園將多元化布局的目光鎖定在了機器人領域。
近年來,碧桂園不僅將集團定位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今年還不斷推出各種機器人研發成果,用實力回應了外界對其“跨界”的質疑,更吹響了全領域智能化的時代號角。
建筑機器人:利用優勢占據風口
相比于其他行業,建筑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中老年勞動力逐年增加,適齡勞動人口減少,用工難問題日益嚴重。在這種背景下,碧桂園利用自己在地產行業多年積累的優勢力量,成立了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這家以建筑機器人研發、制造與應用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企業,成為了碧桂園主動迎接行業變革的重大舉措,也順利占據了建筑機器人這一行業的風口。
據了解,截至2020年9月,成立兩年多的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已經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500多項,其中已獲授權700多項,發明專利120多項;現有在研建筑機器人50多款,覆蓋主要建筑工藝工序。其中近40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室內噴涂機器人等10多款進入產品化階段。
之前,碧桂園在自己工地上用自己研發的建筑機器人做了測試。試驗結果證明,目前的建筑機器人與人類相比,效率比人類高四倍。現場專家對現場施工質量也做出評估。專家認為,建筑機器人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有效保證了施工安全性。
據了解,博智林創立的以建筑機器人為核心的人機協同作業施工體系已經在一線投入使用。未來,碧桂園還將推出更多的建筑機器人深度參與到實際生產任務中去,讓機器人建房的夢想真正成為現實!
餐飲機器人:餐飲轉型新方案
如果機器人只能在建筑領域大展宏圖,那就太可惜了!因此,在布局博智林的同時,碧桂園也盯上了另一個傳統領域——餐飲。
2019年,碧桂園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集團正式成立,致力于將更先進的科技、文化主張運用于多元化餐飲服務。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千璽機器人集團就迅速打造出五個全新機器人餐廳業態——中餐、快餐、火鍋、煲仔飯、粉面及單機設備為組合的“5+1”模式。截至2020年10月,機器人餐廳也已有13家實體門店正式對外營業。餐飲機器人單機設備也在今年實現規模化量產,并向全國拓展。
自動化、標準化的機器人烹飪過程排除了人為干擾的因素,保障菜品品質的同時也大幅提高了出品效率。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的餐飲機器人更是驚艷了全場,不僅吸引了無數參會者前來體驗,更為全社會提出了未來餐飲行業轉型的一個可落地的方案。
未來,千璽機器人集團將以優選的原料、精湛的機器工藝、創新型商業模式,努力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用餐體驗,推動機器人在餐飲行業的全面發展。
吹響全領域智能化的號角
在投入建筑機器人產業之初,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就表示,“這是一個科技繁榮的偉大時代,機器人正在繼續澎湃著力量,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想象。”
從碧桂園的布局來看,不管是在建筑領域還是餐飲行業,研發機器人只是牛刀小試。在旗下各機器人公司陸續開始收割果實的情況下,碧桂園實際上已經將未來多元化布局的戰略清晰地點出來了——智能化和數字化。
當今世界正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邁進,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和創新發展的新焦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曾指出,我國要充分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通過加快5G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數字平臺為企業賦能的作用,重視數字科技人才引進培養和數據技術突破,提供公共服務政策支撐保障,掌握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技術,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而“智能經濟”馬上就將在疫情的催化下成為中國經濟的標簽。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碧桂園通過具有前瞻性的產業布局,不僅拿出了優秀的成果,更吹響了全領域智能化的時代號角。
未來,碧桂園必將以地產、現代農業、機器人為基本業態的“三駕馬車”業務架構,獨立又互為支撐,形成高技術裝備、產業技術升級、日用品產銷、科技新城的完整產業鏈,進入內循環多元化布局快車道。而我國也將借由眾多像碧桂園這樣多元化發展的企業,穩步邁向新時代。(范 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