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下發后,有兩個問題備受業界關注:政府采購工程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會不會新增成本?未納入《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基本要求(試行)》(下稱《基本要求》)的建材產品如何界定并進入政府采購范圍?針對業界關注的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行業相關專家。
新增成本在總造價中
基本可以忽略
“當前的情況是會增加一些成本,但新增成本在總造價中基本可以忽略。”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綠色建材部品處處長劉敬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住建部對這個問題也很關注,專門委托相關專家進行過評估和測算,采用涉及《基本要求》的綠色建材產品,最初投資成本大概會增加5%左右,但與現有建設成本相比增加有限,在總造價中基本可以忽略。同時,《通知》也鼓勵試點地區積極開展綠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購,通過帶量采購來降低成本。
而在中機國際招標有限公司總經理岳小川看來,推廣應用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雖然成本會有一定提高,但換來的是對環境的保護。“從政府采購的角度來看,體現了物有所值的理念,是對財政資金負責的表現。”他說。
提高建筑品質,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需要公眾改變傳統觀念,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考慮成本。采訪期間,建筑行業多位專家都向記者強調,從長期使用成本來看,初期投資提升之后,建筑將會保持更好的狀態,后續運行和維護成本就會減少,因而會更加節約成本。
“實際上綠色建筑應該是節約成本的,因為使用費會降低,而且使用綠色建材后,環境品質更高,更健康舒適,還會帶來其他效應,如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提高。這些都不能通過經濟成本來衡量。”在綠色建筑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清勤認為。從全生命周期、多方面考慮,應用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更值得。
“這項改革目的就是引導建材生產企業回歸綠色正軌。我們對綠色建材生產企業的要求是綠色的,它應該是零排放的,同時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應該是環保健康的,這是現代生產企業應該做到的。”劉敬疆認為。只有那些產品沒法滿足綠色要求的建材生產企業才會過多強調成本增加。
檢測和認證并行
但認證不能代替需求和檢測
據了解,當前納入《基本要求》的綠色建材共有18類60項,《基本要求》對所使用的建材產品提出相關技術標準。同時明確采購人應當要求設計單位根據《基本要求》編制設計文件,嚴格審查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審查設計文件中執行《基本要求》的情況。采購人要在編制采購文件和擬定合同文本時將滿足《基本要求》的有關規定作為實質性條件,直接采購或要求承包單位使用符合規定的綠色建材產品。
那么,如何界定建材產品是否滿足標準?《通知》提出認證和檢測“雙軌”界定方式。綠色建材供應商在供貨時應當提供包含相關指標的第三方檢測或認證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認證證書等證明性文件。對于尚未被納入《基本要求》的建材產品,鼓勵采購人采購獲得綠色建材評價標識、認證或者獲得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綠色建材產品。
從上述規定可以發現,此次試點與以往政策不同,并未設定專門的認證體系,在界定方式上主要采用標準制,即《基本要求》中所列的具體技術指標。也就是說,只要供應商能證明產品符合《基本要求》就可參與試點項目的競爭。“但認證不能代替需求,也不能代替檢測。”許多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對于綠色建筑工程而言,當前綠色建材的種類和數量還不足以滿足需求。雖然我國前期已經推行綠色建材評價和綠色產品認證,但目前為止獲證的建材產品總量相對于全國綠色建筑的采購需求,還遠遠不能滿足。因此,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文斌認為,當前要號召好的建材供應商,積極進行建材第三方認證或檢測,進一步完善綠色建材標準,擴展綠色建材種類,使更多符合要求的建材產品盡快進入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體系,保證供給,真正解決在各個地方落地的問題。(牛向潔)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