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打造精品工程,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廣州市的產業工人隊伍水平也不斷提高,快扎鋼筋、花式砌筑、傳統灰塑、高科技裝配式……廣州的一線建筑工人中臥虎藏龍。
近日,“花都工匠杯”系列勞動技能競賽——建筑行業競賽,在廣州融創文旅城拉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賽事決出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模板工、管道工5個競賽項目冠軍。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不少能工巧匠既能在工地上揮灑著汗水,在實驗室中也能為建筑技術研發貢獻屬于一線工人的貢獻,其中不少技術創新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
工地上,展示建筑工匠真功夫
砌筑、抹灰、安裝模版……花都區融創文旅城,一場屬于一線建筑工人的技能大賽正在上演,64名參加決賽的選手都來自各個在建項目工地,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實操技能“一決高下”,展示著各自的“手藝活”。
據介紹,此次“花都工匠杯”系列勞動技能競賽——建筑行業競賽,在中建二局廣州融創文旅城住宅樓B4項目火熱開賽。競賽由廣州市花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總工會牽頭主辦,由中建二局廣清分公司、花都區建筑工地工會聯合會承辦。競賽注重實操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雙重考核,設置了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模板工、管道工5個競賽項目。
精湛的技術、專業的工匠精神,一位位建筑工匠用“真功夫”詮釋了現代建筑產業工人的專業技能,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經過一番緊張而激烈的角逐,最終各項目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一名,以及團體獎項。“可以參加這次技能大賽,和大家學習交流,還得了一等獎,真的很開心。”獲得砌筑工組一等獎的周功喜興奮地說道。
實驗室里,研發國家級科技成果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一線建筑工人加入了鉆研技能技術的熱潮,涌現出不少“專家型”“創新型”的建筑工匠。
在建筑工匠技能大賽現場,還展示了不少參賽企業的創新成果。其中,來自中建二局的羅資奇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展示了《提高鋁合金模板砼成型質量合格率》等34項國家級科技成果和《毗鄰工地河水凈化及利用施工工法》等1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
據了解,工作室創新地將清遠瀚清華府項目所在地附近的河水經過過濾裝置,將河水凈化后用于項目施工用水。同時設置施工用水回收裝置,回收施工污水,并進行凈化二次利用,減少了大量市政用水,推動了綠色施工,實現了節能環保,累計節省項目成本100萬元。
這場“百花齊放”的科技盛宴獲得了現場參賽選手們的連連稱贊,“匠心巧手搭配高科技,效率和質量肯定都能翻倍!”
據介紹,此次技能競賽旨在應對疫情影響,助推企業復工復產,點燃職工復工激情,以競創優、以賽促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賈政 通訊員左婷、劉艷梅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