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結構調整優化和品質提升,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12月15日,省住房和城鄉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金濤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為廣大網友介紹湖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關情況。
【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我是主持人韓安然。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即國務院23號文,明確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那么,湖北省就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成效呢?今天,我們邀請到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金濤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就相關問題與網友交流。
金濤: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與廣大網友交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主持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近兩年來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金廳長,首先請您為大家介紹下什么是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什么要開展這項工作,以及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意義吧?
金濤:這個問題很好。首先我為大家介紹下相關情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今年7月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從老舊小區定義看,老舊小區居住的多是見證城市發展變遷的原住民,眷念故土的老年人,老舊小區雖然陳舊,卻有著歷史的煙云,文化的元素,童年的記憶和情感的寄托。可以說,城鎮老舊小區就是城市的記憶,是“城市里的鄉愁”。2019年,總書記在北京老城前門東區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說出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根據這一重要精神指引,老舊小區不是選擇“推倒重來”、整體搬遷,而是要通過“微改造”、“小手術”,完善功能、改善環境,實現宜居安居,既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又留住了城市的文化與“鄉愁”。
我認為,老舊小區的改造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城市更新有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城市的更新,以及存量住房的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補齊老舊小區改造在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等方面的短板。國務院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也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確老舊小區改造是造福人民群眾、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同時也是有效擴大內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發展工程。今年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3號文,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實施機制、資金籌集機制等提出了總體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把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主要任務之一。
二是經濟轉型有需求。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是大家熟悉的“雙循環”。在疫情防控新常態下,謀劃和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利于充分釋放經濟發展潛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發展新動能,暢通國內大循環。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涉及面廣,改造內容多,不僅有助于拉動市政基建投資,也將帶動制造業發展。就城市工作來講,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已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三是宜居安居有渴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老舊小區建成時間較長,很多已經超過20年,小區存在各種問題急需解決,比如在基礎設施方面,上下水、電力、燃氣等管網破舊、缺失或者老化;在公共服務方面,小區內老齡化程度較高,養老、撫幼、物業等公共服務缺失;在公共環境方面,道路破損、秩序混亂、私搭亂建等情況嚴重;在日常管理方面,大多沒有物業服務企業進駐,缺乏有效維護。這些情況,是不能滿足宜居安居要求的。
主持人:就像您剛才所介紹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確實是百姓期待,意義重大,社會關注度高。相信很多網友也和我有同樣的問題,對于我省來說,未來幾年,哪些小區會納入改造?可以改哪些內容呢?
金濤:這個問題非常有針對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一項綜合、細致、復雜的系統工程,所以需要系統謀劃,深入推進。
有關老舊小區的改造范圍,重點考慮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看建造時間。當前重點是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對2000年后建成的老舊小區也會適當考慮,但需要限定年限和比例,不能超過當年總計劃的15%。二是看小區的配套水平。現有市政設施和社區服務設施是否有缺失?失養失修失管情況是否嚴重?這個我們有比較系統的評價標準。三是看群眾改造意愿。對群眾改造意愿強烈,支持度、參與程度高的小區,將優先納入改造計劃;群眾是主體,也是前提,要把“要我改”變為“我要改”。四是看地方財政承受能力。老舊小區改造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不得盲目舉債鋪攤子。五是看社會力量參與程度。老舊小區改造必須多方參與,對社會資本參與程度高的老舊小區,優先納入改造計劃。
有關老舊小區改造的具體內容,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3號文件要求,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大類。“基礎類”是保障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改造內容,也是中央補助資金重點支持的部分,包括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完善類”是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內容,如拆違、綠化、照明、停車場建設等。“提升類”是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內容,包括社區公共衛生、幼教、養老、托育、家政保潔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在具體工作中,改什么、怎么改都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見,改造內容由居民“點單”,優先改造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
總的來說,具體工作中,按照“一區一案,因地制宜”的辦法來確定老舊小區改造內容。
主持人:全省老舊小區數量應該不少吧,我們怎樣申請改造計劃呢?
金濤:的確,我省老舊小區數量較多。據統計,全省城市共有3836個社區、4.5萬個小區,其中,擬實施改造的就有2.1萬個老舊小區,涉及12.4萬棟樓、277.8萬戶、建筑面積3.2億平方米。我們計劃分年度實施,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改造任務。申請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有“提出計劃申請”、“開展現狀評估”、“征求群眾意見”、“制定改造方案”等四個工作階段。
在計劃申請階段,由小區業主委員會或業主代表向所在社區提出申請,經街辦同意后,報縣級住建部門審核。
在現狀評估階段,對申請改造的老舊小區,對照有關標準,開展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評估,將不達標的項目初步列入改造內容。
在征求意見階段,對計劃改造的內容進行7天公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優化完善改造內容。
最后,按照“一小區一方案”的要求,制定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方案,明確改造內容、投資規模、資金構成與各方義務,方案制定后需再次公示,進一步聽取群眾意見和公用設施管理單位意見,修改完善后,由相關部門聯合會商審查,報當地政府批準。
主持人:我參觀過一些改造完成的老舊小區,確實面貌一新,改造成果如何能長期保持呢?
金濤:長效管理非常關鍵!我們認為,老舊小區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措施,改造成果就難以長期保持,必須將一次改造和持續維護相結合,才能換來居民持久的滿意與放心。為此,我們要求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各地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工作體系,建立“黨建引領筑基、共同締造聚力、治管并舉固本”的長效機制,將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
二是引進專業物業服務。原則上,老舊小區改造后都應引入物業管理服務,有條件的可將若干個老舊小區捆綁打包,統一委托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對少數未實行自主管理又未聘請物業服務企業的老舊小區,街道、社區可委托準物業服務機構實行托底過渡管理,開展環境衛生、門衛等基本物業服務,逐步提高物業服務費繳交率,實現改造小區物業服務自主管理。
三是融入社區建設管理。小區是社區的基本組成部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應主動融入綠色社區創建和完整居住社區建設,因地制宜開展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活動空間共建共享,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組圖片,感覺仿佛走進了“戲院”——高大的門樓融合了各種戲曲元素,黃鶴樓、祥云、寶葫蘆“躍”上文化墻。這其實是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公園路口的藝苑小區,它是近兩年來湖北已開工改造的老舊小區的縮影。請問金廳長,目前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金濤:好的。我介紹一下總體情況。2019年以來,全省已啟動改造3871個老舊小區,其中,2019年有1339個,涉及27.2萬戶,已全部開工,完工率82.6%;2020年有2532個,涉及34.5萬戶,截至11月底,已開工小區2491個,開工率98.38%,有14.3%的小區已完工。雖然抗疫和防汛對我省老舊小區改造進度產生了較大影響,但我們有信心完成好年度目標任務。
在頂層設計上,一是加強服務指導。先后印發了《關于推進全省老舊小區改造的指導意見(試行)》,編印了兩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南》,對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內容,以及項目組織管理、資源整合、投融資模式、群眾工作、評價驗收等方面提出了工作指引。二是加強風險防控。強化底線思維,印發《關于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資金、質量、管理等風險提出了防范措施。三是制定“1+3”工作體系。“1”是研究制定貫徹落實國務院23號文的實施意見;“3”是三個導則,包括一個工作導則、一個技術導則、一個政策導則。四是規范申報流程。嚴格申報程序,加強計劃管理,從項目源頭把好關、守好門。五是建立信息系統。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做到建設進度可視化、地下管線數字化、改造效果模型化、后期運營智慧化。
在路徑探索上,一是組織“共同締造”活動。在全省選取6個城市23個社區開展試點工作。二是優化改造模式。宜昌市兩次入選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研究適宜的工作模式,獲住建部在全國推廣。三是研究片區聯動。鄂州市將全市獨立小區整合為40個片區,實施聯片改造,整體提升城市品質,贏得了社會贊譽。四是推動建管結合。武漢市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的工作原則,改造與服務同步提升,將老舊小區改造與“紅色物業”緊密結合,效果明顯。
在資金籌措上,一是引導居民出資,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發動群眾參與。宜昌市西陵區北京花園老舊小區,有效調動居民積極性,出資比例達42.7%。麻城市羅家墩居民小區,戶均出資達到4100元。二是吸引市場參與。省住建廳會同國開行,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更新省級統貸模式示范項目,搭建省與地方合作平臺。對接地方政府和骨干企業,推動老舊小區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改造運營。三是加強金融合作。今年以來,省住建廳先后與國開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已安排以老舊小區改造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授信額度近6000億元。四是爭取中央補助。去年以來共爭取中央補助資金83.57億元,其中,2019年支持28.29億元,2020年支持55.28億元。
主持人:訪談前,我們在網絡上發布了此次訪談的預告,網友們非常關注,不少網友還提了一些問題。我們從中挑選了幾個,請金廳長現場解答一下。有網友問,老舊小區需要改造的內容比較多,您剛才也作了一些介紹,但哪些內容是作為重點考慮的呢?
金濤:關于老舊小區的改造內容,主要依據評估情況和群眾意見確定。我們的思路是,小區內部逐項落實基礎類改造內容,結合社區補短板行動統籌安排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內容。財政補助資金重點用于基礎類設施改造。
主持人:還有網友問,我想出資參與我們小區的改造項目,除了個人直接出資外,還有其他途徑嗎?
金濤: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居民出資包括直接出資、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我們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還鼓勵居民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方式支持改造,鼓勵居民結合小區改造進行戶內改造或裝飾裝修、家電更新。
主持人:建設工程質量也是網友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如何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呢?
金濤:的確,工程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在建設手續辦理中,我們結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探索采取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模式,精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縮短審批時間。在改造過程中,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相關制度,嚴把設計、施工、材料、現場控制和竣工驗收等五個關鍵環節。在隱患排查方面,要求各地建立質量安全監督檔案,對重點部位重要工序加大抽查頻率,及時排除質量安全隱患。對排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的,限期整改。同時,我們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全過程控制和管理。
主持人:還有不少網友問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問題,請問金廳長,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金濤:老舊小區居民中老人居多,有的腿腳不便、上下樓困難,加裝電梯的意愿比較強烈。我們正在研究相關措施,加強指導服務,已經起草了相關工作方案,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見。各地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成本分攤,群眾工作、建設模式等方面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我們將進一步梳理后推廣。據統計,今年全省城鎮老舊小區已完成加裝電梯149部,在建162部,贏得了居民的廣泛支持。
主持人:謝謝金廳長深入細致的解答。居住條件的改善,承載著老百姓最樸實的期待與夢想,就像總書記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期待湖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順利推進,惠及更多百姓。各位網友,再見!
金濤:謝謝大家,再見!
【網友提問】
網友:老舊小區需要改造的內容比較多,您剛才也作了一些介紹,但哪些內容是作為重點考慮的呢?
金濤:關于老舊小區的改造內容,主要依據評估情況和群眾意見確定。我們的思路是,小區內部逐項落實基礎類改造內容,結合社區補短板行動統籌安排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內容。財政補助資金重點用于基礎類設施改造。
網友:我想出資參與我們小區的改造項目,除了個人直接出資外,還有其他途徑嗎?
金濤: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居民出資包括直接出資、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我們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還鼓勵居民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方式支持改造,鼓勵居民結合小區改造進行戶內改造或裝飾裝修、家電更新。
網友: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如何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呢?
金濤:的確,工程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在建設手續辦理中,我們結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探索采取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模式,精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縮短審批時間。在改造過程中,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相關制度,嚴把設計、施工、材料、現場控制和竣工驗收等五個關鍵環節。在隱患排查方面,要求各地建立質量安全監督檔案,對重點部位重要工序加大抽查頻率,及時排除質量安全隱患。對排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的,限期整改。同時,我們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全過程控制和管理。
網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問題如何解決?
金濤:老舊小區居民中老人居多,有的腿腳不便、上下樓困難,加裝電梯的意愿比較強烈。我們正在研究相關措施,加強指導服務,已經起草了相關工作方案,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見。各地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成本分攤,群眾工作、建設模式等方面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我們將進一步梳理后推廣。據統計,今年全省城鎮老舊小區已完成加裝電梯149部,在建162部,贏得了居民的廣泛支持。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