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文明花開 美麗臥龍——臥龍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0-10-13 10:27:30來源:南陽文明網作者:臥龍軒責任編輯:王富亮

  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臥龍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創建為民、為民創建”工作理念,全民參與創建,“內涵”“顏值”雙提升,硬件、軟件雙發力,城市環境大幅改善,創文氛圍日益濃厚,市民素質不斷提升,臥龍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節節攀升,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為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臥龍力量。

  一、主要特點

  (一)大員上前,一線指揮

  始終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號工程、頭等大事,舉全區之力集中創文攻堅。調整充實高規格的創文工作指揮部,由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總指揮,區委副書記任常務副指揮長,區紀委書記任總督導,配強“一辦三組”指揮核心。區委常委掛帥11個分指揮部,縣處級干部、區直單位分包社區、道路責任制,明確鄉鎮街道景區和區直單位的創文工作任務,確保任務全覆蓋、責任無縫隙,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區“一盤棋”的創建格局。

  (二)健全機制,推進有力

  自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以來,臥龍區建立了一整套分工合作、網格化管理、負面問題清單、“門前五包”責任制、亂點區域工作“專班”等長效管理機制,完善了路長單位分包道路責任制,明確了區直單位分包社區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創建文明城市的法治體系、社情民意反映和快速辦理機制、市民廣泛參與機制等,形成“分工明確、各方有責、條塊結合、協調一致”的目標管理體系。

  (三)突出特色,示范引領

  以著力培養不同類型的樣本示范點為藍本,先后打造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舊小區、農貿市場等示范點,通過同類型樣本點的“復制”推廣,達到以點帶面,推動全區創文工作上臺階。注重家文化、鄉賢文化、孝文化融入社區日常生活;忠孝歷史典故圖畫躍然社區、鄉村主道墻上,美化環境的同時傳頌著中華傳統美德;以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為核心組建志愿服務團隊,依托全域黨建“雙報到”黨員,重點打造一批活動規范有序、作用發揮明顯、社會影響力強的示范性、品牌型志愿服務組織,建立完善多層次、覆蓋廣的嘉許回饋機制和表彰獎勵制度,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和激勵引導作用。

  (四)加大投入,全力保障

  三年來,全區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堅持市、區“一盤棋”思想,把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建設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對照測評標準,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的改造,不講條件、不惜代價補齊短板落實包保責任制,確保任務分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保障創文工作有序開展。先后投入創文資金5億元,樹立了抓創文、促提升的鮮明導向。實施“一周一排名、一周一講評、一周一獎懲”,對工作推進有力、成效明顯的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實施“以獎代補”。

  二、工作做法

  (一)多措并舉,營造濃厚氛圍

  依靠多重載體,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臥龍大地落地生根。宣傳展板、墻體版面、LED電子屏、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醒目位置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語金句等公益廣告,創文宣傳小喇叭響徹居民樓院和大街小巷,“創文進行時”專欄報道、基層宣講、網絡互動、文藝作品等融媒體傳播,托起宣傳新高度。常態化開展第三屆“最美臥龍人”暨“十佳”系列典型人物評選和第五屆區級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全區36人(團體)入選中國好人榜,選樹河南好人榜,省級、市級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成果持續全市領先。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三巡六進”活動36場,13000余人受到教育。以“一約五會”建設為抓手,大力推動農村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讓人民群眾在明德中立德樹德。全區實名注冊志愿者已達14萬余名,注冊志愿服務團體175支,發布志愿服務項目12162個,本年度項目總時長231.1萬小時,最近3年項目總時長449.4萬小時,全區志愿服務參與率已達到55%,位居全市前列。

  (二)全域黨建,助推社區治理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構建街道黨工委“把關定向”、社區聯合黨委“統籌推動”、網格黨支部“片區負責”、樓院黨小組“點上延伸”、單元黨員戶“定崗定責”的社區治理工作格局。轄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新經濟組織等617個各類黨組織成為6個街道大工委、32個社區聯合黨委成員,通過認真落實黨員“雙報到”制度,市直、區直單位7369名黨員到社區報到,分配到436個網格黨支部,利用雙休日和下班后的時間,發揮黨員專長和優勢,培養社區認同和身份認同,創建“臥龍先鋒”黨建品牌,激勵黨員在創文工作中創佳績、作貢獻、當表率,為城市社區創建注入“新動能”。

  (三)創建惠民,辦好民生實事

  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點贊,2020年,全區138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提升改造,總投資約1.12億元,398棟11169戶居民受益。實行“一街一案”,總投資3700萬元,已完成132條背街小巷的提升整修,鋪油照面21萬平方米瀝青攤鋪。全區213座城市公廁全部完成改造提升,確保百姓入廁更加方便。對中心城區7個農貿市場,14個專業市場進行提升,施劃市場道路標識標線2700米,停車位226個。打造武侯、華煒兩個精品農貿市場。完成45個便民菜店建設任務,設立35個臨時便民市場,落實專人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常態化保持。采用四色分類垃圾桶替代拆除的264個垃圾池、垃圾房,做到日產日清。

  (四)凝心聚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各學校利用電子屏、櫥窗、展板、微信公眾號等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傳統紅色基因”“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等教育實踐活動,中心城區25所學校、7個街道、66個社區(村)、11個鄉鎮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室,鄉村青少年宮覆蓋率達100%,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均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深入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全區取締315家未經審批的校外培訓機構,嚴格規范209家校外培訓機構;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五)以城帶鄉,推動全域文明

  以中心城區為龍頭,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全域創建,把城市創建延伸到所轄鄉鎮、行政村,以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和文明村鎮創建為重點,推進城鄉共建、一體發展。實施文明單位結對幫扶,幫助農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廁所革命”;結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一線九點”為重點,綜合治理農村公路、河道沿線和村莊周邊的面源污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開展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引導農民廣泛開展清潔家園行動,養成健康文明生活習慣;堅持精準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提高他們的致富能力;以文明城市創建帶動文明村鎮創建,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打造特色小鎮,培育更多文明村鎮、美麗鄉村。

  (六)夯實基礎,落實長效管理

  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投入25萬元統一制作1萬個公示牌和承諾書,人行道施劃非機動車停車線28000多米,打造文化路、人民路等11條“門前五包”工作示范路。完善網格化管理,將全區64個社區劃分為256個網格,按照“一長兩員”定崗到位,統一公示牌上墻,實行“組隊培訓、獎懲問責”機制,網格化管理受到市里充分肯定。實行“專班”推進,對中心市場、紅廟路、八一路、永安南路、永安北路以及“兩站”區域等10個區域成立“專班”,組建專業管理隊伍,聯合執法,定崗定責,包干到人,駐扎亂點區域進行長效管理。完善了路長單位分包道路責任制,將全區56條主次干道和主要背街小巷納入路長制管理。對轄區主次干道實行“公安+城管”“雙路長制”管理模式,重點對建設路360廣場、新華路電動車市場、光彩市場等亂點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反彈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工作成效

  (一)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通過創文工作,經營城市的理念初步形成,傳統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管理的要求,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現代城市管理當中,是城市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必然要求。緊緊圍繞“生態環境、綠化品質、景觀特色、市容秩序、城市交通、居住環境、旅游資源、城市管理”等八方面目標,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聚焦提升城市品質,助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人行道改造和自行車道建設不再使用花崗巖板等易滑材料,采用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集配碎石結構,不僅減少了石材開采,還進一步改善了步行環境。

  (二)干部隊伍在攻堅克難中進一步錘煉

  各分指揮部、各牽頭部門、各鄉鎮街道景區、路長單位、配合單位擰成一根繩,顧全大局、任勞任怨。各級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真正擔負起職責,才使千頭萬緒的創建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推進。有很多部門、街道、社區和職能單位從最初的等待觀望、消極畏難,到現在的越創越想創、越干越有勁;有大量干部群眾從過去的冷眼旁觀者,成為現在的熱情參與者,形成了黨政主導、全面動員、全民參與的生動局面,匯聚了全區上下支持創建、投身創建、奉獻創建的強大合力。

  (三)干群關系在創建過程中進一步緊密

  正是因為每一個區域、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農貿市場、每一個城中村的創建任務、創建責任都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才確保了創文全面推進、不留死角,整修道路、修建游園廣場、配備健身器材等,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使很多市民從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現在豎起了大拇指、交口稱贊,廣大群眾真正體會到了政府“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的宗旨,可以說創文是對“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的檢驗,贏得人民群眾的普遍贊譽。

  (四)市民文明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市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城市的品位。通過抓典型帶動,抓活動開展,抓誠信建設,抓宣傳發動,多年潛移默化的創建提升,如今的臥龍區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生態宜居。大街小巷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文明創建等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文明禮讓、志愿服務等暖心畫面映入眼簾;“您好”“麻煩您”“謝謝您”等禮貌用語時時在耳邊響起。從橫穿馬路到禮讓車輛,從亂扔垃圾到主動撿拾,從“要我創”到“我要創”,市民的文明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五)臥龍形象得到進一步弘揚

  臥龍區自然稟賦優越,人文資源豐厚,文化底蘊厚重,更是好人輩出,道德模范的高地。涌現出“只要有活干,有飯吃,小車不倒只管推,不給國家添麻煩”退伍老兵解建業、20年如一日致力于公益事業的譚浩、社區抗疫一線最美逆行者雙拐書記郭峰、誓與妻子“同肝共苦”姚海軍等一大批道德模范人物。全面開展“書香機關”“書香家庭”“書香個人”評選創建活動,把擦亮“書香臥龍”品牌做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具體實踐。臥龍崗復崗工程快速推進,南陽人千年夢想即將成真。通過拍攝專題紀錄片、主題文化節等方式,講好臥龍故事,傳播臥龍聲音,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臥龍文化品牌,增強文化自信,涵養城市品位,增強臥龍核心競爭力。

  文明創建,臥龍永遠在路上,從容、努力地前行。全區正以“三網四化五極”戰略為統領,著力在抓長效、促常態上下功夫,完善文明城市的提升路徑,持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力推進文明建設,讓文明城市內涵更豐富、后勁更充足,奮力譜寫“首善之區、美麗臥龍”的精彩篇章!(臥龍區融媒體中心)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