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你看,家屬院美得像花園,真得好好感謝街道干部!”日前,臥龍區武侯街道盛華小區的張大姐高興地說,小區原來垃圾亂堆、電線亂拉,墻壁污損,如今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彩的墻體、嶄新的標線、平整的柏油路、規范的車位、排放整齊的分類垃圾箱……
今年以來,臥龍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樹牢“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理念,在高質量建設大城市的道路上奮勇爭先。該區通過強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民生改善工程,加快補齊城市發展短板、提升城市內涵品質,既扮靚城市,又使市民感到暖心。
老舊小區改造增顏值。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改善工程,臥龍區把此項工程作為城市提質的焦點工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全面提升城市顏值。該區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原則,靶向破解居民反映強烈的下水道堵塞、屋頂漏水、道路失修、公共照明缺失、電動車無處停放充電等老大難問題。2020年確定改造任務為138個小區,涉及398棟1萬戶居民,面積逾100萬平方米。在改造中,實行“一樓一策”,重點做好基礎設施改造、居住環境改造、完善功能設施、提升小區后期管理等32項內容,老舊小區道路、排水、供電、供熱、綠化、照明、墻體粉飾、環境美化等同步進行,打造出風帆小區A區、盛華家屬院等一批精品亮點工程。在該區臥龍崗街道風帆小區,小區改造從房屋頂層防水做起,粉刷墻體,攤鋪柏油路,綠化美化,增設小區活動室,統一規范停車位,一切都像繡花一樣,下足了功夫。如今,臥龍區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提前完成。
背街小巷整治惠民生。小街道連著大民生,背街小巷雖然不起眼,但和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臥龍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通過道路整修、垃圾清理、立面改造等方式,使轄區內背街小巷的交通、綠化、亮化和環境衛生面貌大幅改善,使越來越多的群眾感受到家門口的變化,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對于背街小巷改造,臥龍區按照“雙創”、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海綿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智慧社區建設等工作部署,以提升城市容貌景觀為目標,積極推進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集中解決背街小巷路不平、燈不亮、排水不暢以及環境臟、亂、差等問題。經對中心城區七個街道和七里園鄉進行地毯式排查,破損嚴重需整修的道路有167條,面積約27萬平方米,該區投資3500萬元,目前已全部整修完畢,背街小巷整治任務清零。
民生改善工程使首善之區、美麗臥龍煥然一新,文明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基因”。臥龍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貫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過程,最終實現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王富亮 王松林 張空)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