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20年,臺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有關部門,全面開展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0年實施改造39個老舊小區,涉及約1.7萬戶,總投資約1.7億元。
注重建章立制,加強頂層設計
完善制度建設
成立“舊改”領導小組,由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為成員,整合部門力量,合力推進改造工作。出臺制度文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統籌建設計劃、統支改造資金和統管重要事項的“三統一”機制,并探索“最多改一次”機制;鼓勵對閑置土地、公房等資源整合利用;加強對項目全過程的管理,明確項目生成和入庫等環節;建立多元資金籌措機制,通過財政以獎代補、統籌“舊改”各類資金、經營性單位支出、社會資本引入等方式籌資。各縣(市、區)也皆出臺了地方《實施意見》和項目生成、技術導則等相關舉措文件。
明確改造計劃
一是編制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2020-2022年)計劃》,計劃三年投資3.5億元,完成100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33724戶居民。二是制定《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方案》,落實試點目標任務,做好年度項目進度動態跟蹤和督查通報,積極探索建立“舊改”新體制新機制。
注重技術指引
出臺了《臺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試行)》,通過基礎類設施改造、提升類綜合治理及公共服務完善類等三方面進行菜單式分類,為“舊改”提供技術指引,并結合疫情等突發情況,鼓勵將數字智能的“新基建”引入“舊改”中。同時建立“舊改”工作專家庫,由規劃設計、市政園林、通信、物業等方面專家組成,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舊改”全過程指導作用。
加強項目儲備,深化持續推進
加強項目儲備
在去年完成35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基礎上,繼續深化“舊改”工作,開展全面摸排、制定計劃。2020年實施改造39個老舊小區,涉及約1.7萬戶,總投資約1.7億元。同時,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原則,建立動態調整項目庫,形成每年項目儲備的滾動接續機制,持續實施“舊改”工作。
推進提質擴面
為應對疫情影響,結合“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把“舊改”工作納入“城市更新”項目推進行動,立足挖掘和發揮“舊改”促發展潛能,積極主動謀劃、全力拓展范圍,推進第三批央補資金申報、債券申報等,年度改造計劃小區增至81個,總投資額增至4億以上,惠及居民2.1萬戶以上。
加強資金籌措,打造臺州特色
統籌專項資金
化“零錢”為“整錢”,統籌高效使用城鄉社區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的“鄰距里”社區服務綜合體建設、治水辦的“污水零直排”建設、綜合執法部門的垃圾分類、公安部門的社區“雪亮工程”等各類專項資金,優先、傾斜保障老舊小區重點改造項目支出, 切實解決專項資金使用分散等問題,集中力量辦大事。
拓寬籌資渠道
一是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臺州市已爭取到2020年44個小區央補、省補資金約1.15億元;二是積極申報“舊改”債券。現階段該市上報了20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地方政府債項目,上報申請債券資金約22億元;三是積極探索引入市場化、專業化社會機構參與改造與后期管理。鼓勵將周邊老舊小區歸攏起來統一改造及管理,探索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形成“政府扶持帶動、企業融資共建、居民參與收益”的共贏模式。今年,該市黃巖區金桂小區專項維修基金提取用于改造案例入選住建部第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九項機制”試點案例集》。
探索“最多改一次”機制
根據《臺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示范樣板小區評選辦法》,重點結合樣板小區,在實施意見和技術導則中明確“最多改一次”范圍和具體內容,針對水、電、氣、路、通信、安防、停車等基礎類改造做到“一次性”改到位,并建立改后聯合執法管理和“舊改辦”統一審查把關制度,避免同一小區一定時期內存出現交叉、反復改造等弊病。(中華建筑報記者 王富亮)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