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日照市住建局獲悉,為充分發揮日照濱海生態優勢,使市民游客更好地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為精致城市和生態日照建設再添新畫卷,今年以來,日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依托良好的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對標對表世界一流海岸,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大力實施“陽光海岸整治提升行動”,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多彩絢麗的陽光海岸。
陽光海岸綠道南起燈塔廣場,北至兩城河南岸,全長約28公里;騎行道南起萬平口演藝廣場,北至兩城河南岸與北海路交接處,約25.5公里。整個綠道工程主要包括跑步道、自行車道、飄橋等基礎設施及沿途綠化提升、違章建設拆除、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建設內容,有機串聯了萬平口景區、夢幻海灘公園等自然人文節點和旅游景區景點,還市民親海、休閑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整個陽光海岸綠道宛如一條“綠絲帶”,將陽光海岸、精致日照扮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獨具魅力、更加時尚靚麗,有溫度可閱讀,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綠道建設始終秉承精心、精細、精致、精美、精品的理念,突出抓好規劃控制、環境整治、旅游服務、設施完善、交通組織,加快陽光海岸綠道和慢行系統建設,全面提升岸線品質內涵、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重點在五個方面進行了創新:
一是堅持順應自然,打造綠色生態的底色。綠道建設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生態保護為先,嚴格落實海岸帶保護條例。建設過程中,注重保護松林、沙灘、礁石、濕地等自然資源,對裸露場地及岸線破損處加強生態修復,保留水生動物遷徙通道。堅持大綠量、花園式、開放性,抓住綠化有利時機,迅速開展了“地增綠、地更綠”行動,實施綠化補植和改造提升,通過見縫插綠、拆遷建綠、拆墻透綠、破硬還綠等方式,做到可綠盡綠、應綠必綠,豐富綠化品質,塑造景觀視廊,努力逐步達到成片綠地恢宏大氣、節點處理精致婉約。截至目前,綠道沿線共種植喬木2.7萬株、灌木28萬株,擴充綠化面積49萬平方米。
二是堅持融合共建,彰顯開放共享的本色。實施綜合整治、道路連續,打破濱海各區域圍墻,拆除了1萬余平方米有礙觀瞻的陳舊設施和違章建設,萬平口景區、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全部實現了免費對市民游客開放;對太公島區域287畝開發旅游和商業用地依法收回,用于公園綠地建設。綠道與沿線城市道路有機銜接,通過19條聯絡通道穿針引線,連接城區道路、景區景點、廣場綠地、旅游小鎮等,將城區、景區、度假區等不同的城市功能組團融合串聯。綠道建設因地制宜、隨地取形、隨坡就勢,新增了部分觀景平臺和游客休憩廣場,新建了1776米的6座飄橋和1座橋涵,打造了豐富多變的“空中走”“畫中游”體驗情境。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的暖色。科學設置綜合服務設施,全線建立綜合服務驛站、一般服務驛站和服務點的三級綠道服務體系,設立萬平口景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森林公園游客服務中心等為主的“三心九站”服務網絡,配備信息咨詢、休閑游憩、餐飲售賣、醫療救助、城市書房、運動檢測等功能的站點100多個,全面提升服務品質。統一綠道標識系統,綠道節點處通過特色LOGO主題圖案、標線標識及信息牌引導人流,保證慢行線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四是堅持精心精細,突出細節處理的靚色。對綠道工程設計、建設方案精心研究,工程建設中注重拐彎、邊角的人性化、細節化處理,做到順暢自然,并與周邊道路綠化搭配銜接;飄橋、護坡、漫水橋等建筑與沙灘、貝殼等海洋元素和顏色協調,沿途服務點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改造提升,力求建筑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一體。施工過程做到精細實施,加強質量安全監督,優化現場組織,堅持最小干擾、文明施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五是堅持統籌協調,貫穿創新攻堅的成色。為確保綠道建設統一標準、有序推進,日照市住建局成立陽光海岸綠道建設工作小組,統籌指揮各項建設任務,實施單位和參建單位全力靠上,工作小組在規劃控制、勘察設計、施工管理、技術及材料應用、建設理念等方面進行全面創新,推動了綠道建設的科學性、生態性、便利性和景觀性;在飄橋等工程建設的關鍵階段和環節,面對海灘潮汐影響、巖石巖層分布不均造成的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時間緊張等難題,工作小組轉為工程建設指揮部,邀請業內巖土專家、上海市政設計院等單位參與工程勘察、設計,積極調動力量和資源,全力保障了工程按期推進。陽光海岸綠道的建成啟用,為日照市加強海岸帶保護、建設精致城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起點。(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李申華)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