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魯山縣張良鎮蔬菜種植基地,提起39歲的杜飛飛夫婦,百姓們個個豎起大拇指稱贊。“顧家、能干、孝順…”,讓老百姓信得過的返鄉創業領軍人物”,“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有心人”……這些都成了小夫妻兩人的代名詞。
杜飛飛夫婦原來在安徽打拼,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返鄉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始終是杜飛飛的夢想。2015年,他回到了張良老家,當年便成立了魯山縣圣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生姜種植。為了擴大產業種植規模,幾年來,他輾轉奔波,與科研技術人員不斷探索,積累完善種植技術。目前,生姜畝產達到10000余斤,效益上萬元。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小兩口把合作社成熟的種植技術推廣給周邊群眾,帶動種植戶50余家,涉及周邊3個鄉鎮,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不僅帶動500余人就業,還使張良鎮的黃姜生產形成了產業鏈條,為鄉鎮脫貧致富注入了強勁動力。2017年,為了張良姜產業發展和品牌提升,他整合資源成立了魯山縣飛健農業有限公司,擁有了自己的張良姜產品研發團隊,把張良姜傳統種植畝產4000余斤提升到7000余斤,每畝效益提升2000余元。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杜飛飛獲得魯山縣第一屆鄉土人才榮譽稱號。
為了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在縣扶貧辦和農業部門的支持下,合作社建成生姜大型儲藏窖5座,年儲藏量2000余噸。合作社現已形成育種、催芽、種植技術管理、土地托管、窖藏、清洗、包裝銷售等完整的產業化體系。2020年7月,獲得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姜認證。
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杜飛飛夫婦打造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姜山”,成了張良鎮重要的帶貧支柱產業,為農業可持續發展、三產融合、鄉村振興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楊天增 馬進偉)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