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河北武安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增強群眾幸福感

2020-11-03 14:05:42來源:民生網作者:劉占杰責任編輯:王富亮

  今年以來,武安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在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從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從鄉村振興的問題短板切入、從錘煉干部的工作作風抓起,創新理念,重點突破,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面貌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明顯改善,截至目前,全市22個鄉鎮(工業園區)、502個村累計拆除違建臨建22000多處、160多萬平米,主街小巷硬化500余萬平方米,涌現出一大批環境優美、設施完備、特色鮮明、管理有序、舒適宜居的美麗新農村。

  堅持理念提升、謀實路徑,堅決打響“環境整治總體戰”一是“眼向外看”學習取經。黨政主要領導帶領鄉鎮部門大規模、分批次、組團式“走出去”,既到肥鄉、成安等兄弟縣區參觀學習,更到杭州、徐州等地考察取經,學理念、學模式、學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轉變觀念。二是“身向下沉”找準路徑。主要領導下沉到22個鄉鎮、工業園區和重點村調研,分包鄉鎮縣級領導每周在鄉村工作2/3以上時間,并且負責打造2-3個典型村,通過典型突破,帶動整體提升。截至目前,已有20個典型村“全新亮相”。三是“力量整合”狠抓落實。建立“縣級領導包村、部門結對幫建、干部回村參建”的抓促機制,動員大會以視頻形式開到街村一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帶隊組織四套班子、部門鄉鎮開展了兩次集中觀摩,迅速掀起“比學趕超”的熱潮。

  堅持拆私還公、公平公正,強力開展“拆違治亂殲滅戰”針對農村長期形成的“違建多、環境亂、形象差、群眾怨”問題,集中力量開展攻堅:通過“還空間于民”拆出形象環境,對臨時棚、小煤倉、車庫、廣告架等多年積累的私搭亂建和斷壁殘垣進行“全面拆、徹底清”,拆出了整潔環境、騰出了發展空間、贏得了群眾支持。通過“一碗水端平”拆出公平正義,摸排階段開展地毯式排查、確保不遺漏,拆除階段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確保不攀比,短時間拆除違建臨建2萬余處,涌現出同會村“40年違建欠賬一朝還”等一大批典型,力促廣大街村在拆違中凈化村風、淳樸民風。通過“干在最前線”拆出過硬作風,三級干部齊上陣、走街串巷講政策、上門入戶做工作,涌現出伯延鎮干部帶頭拆除自家臨建、礦山鎮包村同志變身拖拉機“車夫”、磁山鎮下洛陽村60歲女支書喊啞嗓子等先進事例,以黨員干部實際行動增進了干群和諧、凝聚了工作合力。

  堅持宜居宜業、高標整治,持續擺開“改造提升大會戰”“綠+美”結合,各鄉鎮和街村積極開展路面硬化、墻體美化、街巷綠化等全面提升,累計打造小游園、小果園、小菜園等“微景觀”1127個,美化墻體近26萬平方米、硬化街巷500多萬平方米,越來越多的村正在“扮靚村貌、喚醒記憶、留住鄉愁”。“上+下”統籌,在“地上”重點抓好停車場、中心公園等公共空間建設,滿足群眾生活需求;在“地下”突出抓好“水”和“廁”,339個村喝上自來水、153個村實現“鋪設下水道的歷史性突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3%、位列市三類縣第一。“內+外”兼修,在抓好環境形象的同時,充分挖掘村莊歷史文化內涵,培育出“書法小鎮”邵莊村、“太行抗日英雄故里”大水峧村、“黨建和矩陣工作示范點”莊晏村等一大批特色文化村。“建+管”并重,牢樹“經營鄉村”理念,探索市場化辦法、引進社會化資本、運用產業化模式,建立常態化、可持續的長效運行機制,特別是針對生活垃圾處理這一“老大難”,建成覆蓋全市502個村的“吃垃圾、造水泥”無害化處置垃圾示范線,實現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堅持多線作戰、重點突破,全面啟動“全域治理攻堅戰”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全面推進各領域環境治理:打響景區環境整治攻堅戰,突出“景區、道路、沿線村莊”三大板塊,利用一個月時間,對13家主要景區、5條重點旅游景觀大道、48個沿線村莊進行高標提升,致力打造景、村、路“三位一體”的風景走廊。打響道路環境整治攻堅戰,堅持“一條路一條路抓”,對國省干線、城區環路等進行提標治理,全域路網環境正在實現大改善、大變樣,其中12公里的西三環20天內即清拆違建渣土14萬方,全面實現“舊貌變新顏”。打響企業周邊環境整治攻堅戰,對重點企業開展“五個一”整治提升工程,即建設一條進廠景觀大道、一條環廠綠化林帶、一個生態公園、一面臨街文化墻、聯系一個分包村莊,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打造“花園式廠區、景觀式企業”。截至目前,首批5家工業企業新修建道路13539米,硬化路面12.97萬平方米,綠化16.15萬平方米,直接受益周邊十幾個村莊,真正“美化了周邊環境、受益了周邊群眾、樹立了企業形象”。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以來,武安市各級各部門主動作為、持續發力,與時間賽跑、跟困難比拼,用超常付出詮釋使命擔當,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

  一是鄉村容貌明顯改善。各鄉村在拆違治亂的同時,同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凈化等工程,村莊顏值不斷提升,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如,磁山鎮大力開展破硬還綠,精心設計每一個節點,打造了一系列主題突出的“鄉愁”景觀;北安樂鄉大力開展拆違治亂,基本實現應拆盡拆,規范了村莊發展秩序;冶陶鎮積極發揚老區革命精神,圍繞黨建引領、紅色文化、鄉愁記憶、田園風光等,積極打造山區特色鄉村。

  二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各鄉鎮堅持“以拆開道、拆建并舉”,許多村實現了道路硬化、通了上下水,完成了改廁、污水治理,基礎設施實現了質的提升。如,上團城鄉全鄉18個街村,有17個鋪設了下水道,大街小巷硬化基本實現全覆蓋;邑城鎮、大同鎮面對基礎條件差的現實狀況,克服困難,強勢推進,一些二三十年都沒有硬化的村,全部進行了硬化。

  三是公共服務不斷健全。各鄉村利用有效空間,積極建設小游園、村民文化廣場、停車場、農村劇場、養老院等,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閑場所。如,礦山鎮李石門、崔石門、西石門等村,變垃圾堆為景觀節點,變河灘為游園,讓村民生活更加愜意;淑村、西寺莊、石洞等鄉鎮,打造了系列特色鮮明的游園、廣場,最大程度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四是社會治理更加有效。各鄉鎮注重發揮群眾智慧和力量,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推動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快形成。如,陽邑鎮發揮企業優勢,實行村企共建。廣大企業、職工和群眾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踴躍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當中。農村支部書記帶頭奮戰一線,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樹立了政府良好形象,為鄉村振興全面發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是特色產業成效初顯。許多鄉鎮能夠立足自身實際,借助人居環境整治,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如,活水、管陶、馬家莊等西部鄉鎮,充分發揮山水生態優勢,積極發展康養度假、運動休閑等產業。特別是活水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水系,吸引了不少游客,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武安鎮東洺遠村充分發揮毗鄰南部洺湖生態新城區的優勢,積極發展特色民宿;賀進鎮北繼城村引導村民種植葡萄,發展葡萄小鎮,英腦村以佛手果種植為引領,發展綠色蔬菜瓜果產業。

  啟示之一:黨建引領才能凝聚強大合力。武安市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之初,就牢牢抓住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先后分批次、分類別組織農村“兩委”干部赴外地參觀學習,引導、激勵、鞭策農村黨員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實踐證明,只要干部真干了,干出實效了,就會像磁鐵一樣,把廣大群眾緊緊吸引在基層黨組織的周圍,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解決了農村私搭亂建這個“老大難”。

  啟示之二:科學規劃才能描繪好發展藍圖。長期以來,缺少規劃是農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短板,也是農村無序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武安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要求22個鄉鎮全部制定規劃,并要求縣級領導指導鄉鎮工作時,始終把科學規劃放在首位,積極學習吸收先進的理念,堅持全域覆蓋,使每個村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一個突出鄉村優勢特色、體現農村風土人情的好規劃,較好地避免了簡單“一刀切”和千村一面。

  啟示之三:重點突破才能帶動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要堅持讓廣大群眾普遍受益這個根本,實行全域整治;也要充分考慮基層條件和財力實際,堅持重點突破,打造可學可看可復制的典型。武安市抓農村人居環境重點村整治、抓重點道路整治、抓重點企業周邊環境整治、抓重點景區及其周邊環境整治,樹立典型,打造標桿,有力地推動了全域環境提升。

  啟示之四:群眾參與才能取得根本實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政府、企業與農民的廣泛參與,但農民始終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政府要科學引導,不能大包大攬,只有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能動性,才能把好事辦在群眾的心坎上,并取得長期效果。武安市在拆遷上堅持公平公正,在建設上堅持方便群眾,在施工上堅持群眾自建,拆出了公平的農村秩序、建出了美麗的鄉村容貌、營造了和諧的干群關系,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劉占杰)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