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六村鄉張桑村,一些人正在栽種綠化樹木。村民張靈敏高興地說:“路宅分開后,下水道修好了,綠化樹也栽上了,村里變得越來越漂亮了。我們村比較偏遠,以前卡車都進不來,路不好走。政府修建‘四好農村路’,現在我們村的道路四通八達。我在村里開了一家超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張桑村是內黃縣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2020年9月,該縣國道、省道干線公路高標準完成示范路建設30.5公里,縣道完成示范路建設105公里,各鄉鎮完成鄉村示范路建設315公里,路宅分家新完成136公里,新改建、中修公路116公里。“四好農村路”高質量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施工人員均勻鋪設瀝青混凝土現場 任貴偉 攝
打通“最后一公里” 提升通達深度
10月28日11時許,在六村鄉陳六村和北六村之間,施工人員操作大型機械將瀝青混凝土均勻地鋪在鄉間的道路上。
這樣的場景在內黃縣各個鄉鎮不斷上演。該縣聚焦打通交通基礎設施的“最后一公里”,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力加快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嚴格落實“全域創建、全面鋪開、整體推進”的總要求,堅持以國道、省道干線公路和縣道為骨架打造精品示范路和精品示范環線路,以鄉道為支線推進與村道無縫對接,形成路網結構明顯優化、路田路宅產權明晰、路肩建設規范達標、行道綠化整齊劃一、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城鄉一體化交通網絡新格局。
內黃縣在全縣形成2個精品大環線和6個精品示范線,實現鄉域小環線與干線公路和縣道無縫對接。同時牢固樹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追求卓越“三種意識”,把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確保建設標準一次到位、工程質量全面過硬、建設手續完備齊全、后期管護跟進到位。
建立健全創建機制 全面激發工作動力
內黃縣先后制訂并出臺了《內黃縣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實施方案》《內黃縣農村公路建設標準工作細則》《內黃縣“四好農村路”示范(達標)鄉鎮創建評定標準》等文件,確保“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有序進行。
內黃縣委、縣政府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鄉鎮年度重點工作考核目標,并出臺了獎懲政策。同時,通過強化監督檢查,成立專項督導組,采取明察暗訪的方式,不間斷地對各鄉鎮和相關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因工作不力、懶政怠政造成嚴重后果的,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追究責任。
該縣樹立“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工作理念,在內黃縣進行廣泛宣傳發動,動員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和參與“四好農村路”建設。該縣采取“一路一長”的管理方式,全面實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有效治理路域環境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立根本、保長遠的制度機制,常態化保持暢、潔、綠、美、安、舒的路域環境。
“出門見路、抬腳上車” 農產品運輸更加暢通
內黃縣交通運輸局高標準、高質量打造縣道小郭線示范路,內黃縣公路局在保護原有樹木基礎上因地制宜整修省道303線路肩、邊坡、邊溝,六村鄉圍繞“四好農村路+鄉村振興”精準發力,梁莊鎮抓住“四好農村路+產業振興”巧做文章,豆公鎮突出“四好農村路+旅游”……內黃縣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總目標,通過持續不斷抓建設、抓管理、抓養護、抓運營,使內黃縣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覆蓋廣度進一步提高,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三農”作用進一步突出。同時,該縣立足縣域實際,探索城鄉服務一體化、城鄉客運一體化的農村公路運營模式,全面促進農村公路與客運出行、物流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實現廣大群眾“出門見路、抬腳上車”,讓農產品上行的渠道更加暢通,出現更多的美麗鄉村路、綠色鄉村路。(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任貴偉)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