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鄉風文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魂”,為鄉村振興提供著精神動力,在河南南陽廣大鄉村,有許多“說話的墻”,它們栩栩如生、活潑形象、通俗易懂,從自然風景、花草蟲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民俗等,引導和教育群眾向上向善、積極進取,構筑了鄉風文明,成為了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同時,這些墻體文化入眼入腦、浸潤人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基層群眾的“精氣神兒”。
位于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的“畫家村”,從前只是一個僅有幾戶原著人家、周邊人眼里的“空心村”,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一批書畫家入駐這里,從此,“蝶變”開始。
“畫家村”美,美在人居環境。漫步綠水環繞,古色古香的村落里,腳下是平整的路面,眼中是色彩斑斕的墻繪,濃厚的藝術氣息彰顯著這個昔日小村莊的成功“蛻變”。進入“畫家村”,入眼的當然是各種各樣的墻體畫,這些畫源于村內的書畫家們,花卉、動物、鄉村風景等在他們的畫筆下成了“畫家村”名副其實的“風景”之一。此外,村莊內青石路、土墻、碾盤、青磚、瓦房、柵欄、竹林、古藤……承載著歲月的記憶,為村莊又增加了幾分意境美。居住在這里,村民們無不叫好,現在的“畫家村”早已是“一房難求”。
“畫家村”美,美在人文環境。賞心悅目的除了看得到的風景,還有看不見的風尚,近年來,入駐“畫家村”的藝術家們為村里的留守兒童辦起了愛心學堂,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了全村的崇文、思進新風尚,最直觀的體現在于村民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變。如今的“畫家村”村民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他們的日子有滋有味兒起來,這便是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以德潤心,那個閉塞、落后的小村莊有了“靈魂”,“這日子越來越好,美得很”老鄉們樸實的言語,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孟得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