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69年結的婚,婚房是兩間草屋,屋頂是稻草,墻體是用泥夾雜著秸稈。一遇到刮大風、下大雨這些賴天,心里老怕房子塌了。”2020年11月5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狼城崗鎮73歲村民張素珍感慨不已,“我咋也沒想到,這都埋土里半截的人了,竟然能住上新樓房,而且是政府給咱灘區群眾的高標準安置房,環境各方面都可好,連孫子將來的婚房都不用愁了。就沖這,我得保護好身體,多享受幾年……”
張素珍大娘的這種感慨,是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涉及群眾的共同心聲。
黃河灘區生態宜居的遷建社區 張保真 攝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前兩期已搬遷到位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是中央高度關注、河南省重點實施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中牟縣狼城崗鎮是鄭州市唯一承擔此項工作的區域。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在中牟縣分三期實施,分別為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第二批試點項目、2017年黃河灘區居民遷建項目、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三期建設項目,涉及我鎮5個行政村、4450戶、17079人,目前已安置14053人。第二批試點項目于2016年6月開工,2019年4月底兩個村群眾搬遷入住;2017年實施項目于2017年9月開工,2019年12月、2020年4月、2020年9月兩個村群眾累計進行了3次分房活動,搬遷工作已基本完成;遷建三期建設項目分兩批正加快實施。”狼城崗鎮鎮長胡何林告訴記者。
煥然一新的東西狼社區 張保真 攝
建宜居社區,讓群眾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為確保灘區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生活,中牟縣堅持灘區遷建和鄉村振興、新市鎮建設相結合,高標準打造硬設施和軟環境,建設宜居社區,讓群眾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東西狼社區規劃有三縱三橫交通網絡,緊鄰沿黃快速通道,是一個集居住、休閑、娛樂、購物為一體的高檔居民小區。小學、幼兒園已率先入學,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水、電、氣、公廁配備齊全。配套建設有托老所、便民服務中心、紅白理事堂。聘請一流物業公司對社區實施智能化管理,全面檢修、升級綠化,并組織戶代表、施工方等進行了分戶再驗收,確保群眾獲得滿意住房。遷建二期配套建設有中心衛生院、初級中學,景觀湖也分布周邊,專業的物業服務、便利的交通出行條件,安置區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草灌木四季常青,群眾生活生態宜居。
為實現黃河灘區遷建工作“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的總目標,中牟縣狼城崗鎮堅持把安置區建設與城鄉規劃建設結合起來,與產業發展、轉移就業同步推進,做到精心做好產業規劃、精心組織群眾就業、精心構建公共服務體系“三個精心”,助推灘區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北韋村村民在采摘菊花 張保真 攝
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并行
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借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機遇,狼城崗鎮將產業發展作為居民遷建的基點,高標準編制沿黃產業發展規劃。以黃河生態屏障為引領,構建水、城、林、田和諧共融的生態環境,打造黃河濕地公園、黃河鳥類棲息地以及萬畝菊花、萬畝牧草、萬畝稻田混養、萬畝荷花等。
北韋村是灘區內的貧困村,也是灘區遷建村之一。2018年起北韋村引入菊花種植,黨員干部帶頭干,和中國藥材鄭州醫藥公司合作,并和種植戶簽訂包收保底協議模式。該協議保證農戶每畝地收入4500元至5500元,銷路和收益得到了極大的保障。2019年,有17戶貧困戶直接參與種植,11戶以勞力入股形式參與到本項目當中,5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享受產業救助,45戶普通群眾參與種植。村里同時向中牟縣申請產業扶貧專項資金150萬元,建設了500平方米加工廠房,并購買了5套烘干配套設備,建成后廠房設備所有權歸北韋灘村集體所有,公司將年租金10萬元作為村集體收入,用于村內的扶貧民生事業,真正實現脫貧攻堅扎實干,就業致富奔小康。
北韋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杰告訴記者:“群眾可以簽訂務工協議長期干,也可以打零工日結工資,既不耽誤家里的農活,又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實現顧家、就業兩不誤。”
對于未來的發展,狼城崗鎮黨委書記白鋼林充滿信心地說:“安居、溫飽只是第一步,如何‘走出窮境’‘拔出窮根’才是我們關心、百姓關注的大事。我們將圍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乘勢而為、大膽探索,立足鎮域資源優勢,緊扣產業項目不放松,打好脫貧攻堅‘特色牌’,切實提升灘區遷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鄭報全媒體記者 盧文軍)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