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軍(右)在查看蘋果生長情況 張婷媛 攝
荒山變“花果山”,果農喜獲豐收;村莊干凈整潔,越來越宜居……2020年11月3日,記者來到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的部分村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看到一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景象。
30余家合作社帶動600余人就業,人均年增收8000元
“8年前,這里全是荒山,現在全是果樹。”11月3日,站在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北唐宋村西北的山上,胡勇軍手指著眼前的一大片綠色對記者說。胡勇軍是正合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2年,他和村里的幾位村民承包100畝荒山及500畝地,種植蘋果、桃、梨、杏等各種果樹,原來的荒山變成了“花果山”。
“現在這個季節,還有紅富士蘋果。”胡勇軍邊說邊領著記者走進果園。剛進果園,記者就看見紅彤彤的蘋果綴滿枝頭,濃郁的果香撲面而來,記者忍不住深吸幾口氣,想多聞幾下這果香。“來,嘗嘗我們種的蘋果。”胡勇軍遞過來一個蘋果。記者接過來咬了一口,蘋果酥脆多汁、酸甜爽口,美味極了。“這么好吃的蘋果銷路肯定不愁吧?”記者問。“可不是,你看,這樹上都被摘完了,只剩下這些被認領的果樹。”胡勇軍說,2020年合作社營業額200萬元,較往年增長10%。
在自己致富的同時,胡勇軍還帶動周邊80余名群眾共同致富。“我在這兒干了3年了,一天80元,活兒也不重,離家也很近。”63歲的時豐村村民王計只說,他的老伴兒常年有病,經常吃藥,家里全靠他在合作社干活兒賺錢,2020年家里已經脫了貧。“老王在我這兒還學到了果樹種植技術。”胡勇軍笑著說,2020年疫情期間,本來約好來剪枝的農業專家過不來了,以前跟著專家學過的老王就帶著工人剪枝,現在老王也成了合作社的“專家”了。
像正合林果這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石林鎮有30余家,共帶動600余人就業,人均年增收8000元。
村容村貌更整潔,環境越來越宜居
休閑廣場、燈光球場、健身器械……沒來過南唐宋村的人,還以為這是哪個城市小區的設施呢。除了這些,記者還在村里看到,房屋全部刷白,“三橫三豎”的道路都是柏油路,街道上十分整潔,看不到一處垃圾,沿街墻上還有鄉村振興戰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宣傳。
南唐宋村黨支部書記琚合林介紹,村里家家戶戶通自來水、天然氣,戶改廁完成99%。同時,村里還注重文化建設,建立了紅白理事會,每年進行好婆婆、好媳婦評選,引導村民樹立良好文明新風尚。
“村口、村內道路旁都安裝了路燈,原來的垃圾場、荒草地變成我們休閑娛樂的小游園,村里干凈了,心里敞亮了,鄰里關系也融洽了。”村民們為人居環境整治連連點贊。
2020年石林鎮39個村集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累計出動鎮、村兩級黨員干部7000余人次,發動群眾萬余人次,投入挖掘機、推土機、運輸車等各類車輛6000輛次,清理農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水體漂浮物等1.4萬余立方米。同時,石林鎮對石林大街進行提升改造,成立石林鎮大街志愿者服務隊,對車輛停放、占道經營等進行監督管理,鎮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下一步,我們要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持續做好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鄉村文化繁榮興盛,竭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石林鎮鎮長馮振家表示。(鶴壁日報記者 張婷媛 通訊員 徐子恒)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