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河南平輿:脫貧之后勁不松 勠力同心謀振興

2020-11-13 11:22:26來源:學習強國作者:張培奇 王帥杰 范亞旭責任編輯:王富亮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群眾永恒的追求,消除絕對貧困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脫貧摘帽之后,接下來該怎么走?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把產業發展擺上突出位置,通過深入挖掘產業發展潛力,找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產業路徑,實現農民穩定增收脫貧致富。

  脫貧有良方:做大主導產業、培育特色農業,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

  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2016年,平輿縣抓住戶外休閑產業從廣東、浙江等地向內地轉移的機遇,建設了戶外休閑產業園區,吸引眾多企業紛紛落戶。短短三年的時間里,平輿縣發展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基地,產業年產值達21億元,5000多名貧困戶通過藤編“織”出幸福生活。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6個藤編示范鄉鎮、308個外協加工點,吸納2.5萬人就業,人均年務工收入超萬元。

  據介紹,平輿縣已經集聚了52家戶外休閑企業,并帶動308個外協加工點,讓大批留守婦女和老人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對在加工點務工的貧困戶,政府每天額外補貼15元。

  在雙廟鄉邢營村扶貧車間外協加工點,臨近中午,十幾位村民仍在忙碌。加工點負責人李文中2016年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村“兩委”看李文中踏實肯干,便推薦他參加藤編經紀人培訓。經過一周的培訓,李文中回到村里大膽承包了政府出資修建的扶貧車間,帶領著村民開展藤編。每件藤編成品他抽成10%,最多時加工廠里有50名員工。2019年,李文中家年收入達7萬元,成功摘掉了“貧困帽”。

  找對路子、拔掉“窮根”、看到希望,李文中的事業越干越紅火,他又在平輿縣城和新蔡縣承包了兩個藤編外協點。“在這里干活兒的大多是貧困戶,而且很多是殘疾人或老人,外出打工找不到工作。在這里干活兒,不僅掙到了錢,更獲得了尊嚴。那幾位手腳不便的殘疾人,即使做起活兒來比較慢,但是只要來每天就有15元額外補貼。”李文中說。

  走進李屯鎮鑫芳農業種植基地,只見數百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大棚里的西紅柿開始進入成熟期,工人正忙著采摘成熟的西紅柿。鑫芳農業工作人員宋偉杰告訴記者,公司通過“政府+龍頭企業+村集體+貧困戶”的方式,引導基地周邊群眾及貧困戶進行西紅柿標準化種植,并按保底價回收,每年給貧困戶分紅達1000余萬元。

  除此之外,平輿縣還依托建筑防水、白芝麻、電商物流等產業,積極探索完善產業帶貧模式。截至目前,全縣10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戶從2017年的3.7萬人降至5700余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2%。今年2月,平輿縣正式脫貧摘帽。

  “平輿縣把培育扶貧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積極發展富農產業,全力做好產業扶貧,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全縣上下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精準施策、逐項攻堅,完成好收官任務,堅決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平輿縣委書記張懷德說。

  防返貧有保障:創新“互聯網+健康扶貧”,有效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難題

  2019年7月,平輿縣1966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的占50%以上,目前尚未脫貧的5000多戶多是因病造成的。平輿縣政協黨組副書記胡煒介紹,平輿縣積極創新“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實現互聯網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有效地破解了因病致貧返貧的難題。

  在平輿縣衛生健康體育委員會的數據管理中心,記者看到平輿縣“互聯網+健康扶貧”巡診服務監管平臺,縣、鄉、村醫生巡診情況以及縣級醫生會診等情況一目了然。平輿縣衛健體委扶貧辦負責人柳運華介紹,全縣構建起的“一縱一橫四個數據庫”健康扶貧體系,打通了醫療資源壁壘,通過深度運用健康數據,讓健康扶貧更加智慧、便捷和精準。

  “一縱”即構建縣、鄉、村三級互聯網診療平臺,縣建服務中心、鄉鎮設服務站、村建服務點;“一橫”即實施縣域內就診“一卡通”,群眾在縣內任何一家醫療結構使用身份證或醫??ň湍軖焯柧驮\、檢查檢驗、信息查詢等;“四個數據庫”即建立完善健康扶貧動態管理數據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醫生信息數據庫和慢病人群數據庫。其中,健康扶貧動態管理數據庫包含全縣建檔立卡因病致貧返貧人員基本信息、病種信息、治療方案等,確保精準到人、精準到病。

  日前,記者在東皇街道張廟村采訪時,恰巧遇到冒雨到脫貧戶郭軍華家巡診的東皇街道衛生院醫生代宇霞。只見她打開隨身攜帶的藥箱,拿出醫療器械熟練地給郭軍華測量體溫、血壓、血糖。而類似的貧困患者,代宇霞簽約了50多戶,每兩個月就要全部巡診一次。

  運用互聯網讓健康扶貧更精準,而創新簽約巡診則讓健康扶貧更暖心。據了解,平輿縣成立由298名縣醫、129名鄉醫和528名村醫組成的巡診隊伍,簽約幫扶貧困群眾。柳運華說:“每名貧困戶按病種、區域等,分別結對簽約一名縣醫、一名鄉醫和一名村醫。簽約醫生提供康復咨詢、體檢、訪視等服務。村醫每月上門巡診一次,鄉醫每兩個月巡診一次,縣醫組成團隊分病種半年深入農村巡診一次。”

  截至目前,平輿縣通過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已為貧困戶患者累計會診6.54萬人次,縣鄉村醫生走村入戶巡診141.1萬人次,2019年因病致貧返貧的10626戶26861人實現脫貧。

  鄉村振興有路徑:三產融合正當時,農旅發展實現村美民富

  “中原百谷首,平輿芝麻王。”平輿縣是中國白芝麻種植第一大縣。目前,全縣白芝麻種植面積達40萬畝,年產量5萬噸,全產業主營收入達到十幾億元。依托白芝麻產業優勢,平輿縣全力打造藍天芝麻小鎮這個三產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讓芝麻小鎮朝著農田田園化、產業融合化、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全力邁進。

  占地8000畝的芝麻小鎮,通過探索村企合一組織架構,組織引導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參社、自主創業、就地務工等形式參與共建共享,采取資產收益、創業就業、金融扶持、股份幫扶等多種模式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實現了社會資金注入、企業化運營、農民廣泛受益。

  據了解,芝麻小鎮的建設實現了三產融合,其中一產為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包括白芝麻、有機瓜菜、特色林果種植基地,目前已吸納1500多人來園區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二產為建設芝麻產業集聚區,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白芝麻生產加工基地,帶動800余人就業;三產則是通過芝麻文化展示、鄉村民俗旅游和農耕文化體驗等培育鄉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建成芝麻文化博物館、民俗村等,吸引了平輿縣及周邊眾多游客前來觀光。

  記者來到芝麻小鎮時天空烏云密布,即使天氣不佳卻仍有三五成群的游客撐著傘漫步在各個景點之間。東皇街道大王寨社區黨支部書記馮偉正介紹:“芝麻小鎮項目流轉大王寨社區4500畝土地,村民以每年每畝1200元流轉給企業,這樣村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年輕人可以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婦女則可以在園區里就近務工。關鍵是,芝麻小鎮的建設大大改善了村里的道路、電網、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現在村民生活在景區里,大大增加了幸福感。”

  在平輿,一步一景的西洋店鎮金沙灣田園綜合體也是該縣的鄉村振興新樣板。以往,老灣村十年九淹、連年歉收,村民守著幾畝薄田辛苦度日,很多人都以撿破爛為副業。2016年,為蹚出一條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路徑,老灣村引進了由本村人馮偉返鄉投資的金沙灣田園綜合體項目,在全村流轉2000多畝洼地。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投資7000多萬元,打造荷塘1000余畝,種植金絲皇菊300多畝,栽植垂柳、紅楓等森林景觀樹900多畝,一座美麗宜居的新農村已呈現在村民眼前。如今,老灣村是“夏有荷花秋有菊,景觀苗木四季綠”。綠樹花海相映間,翻修一新的農家房屋錯落有致,村莊道路干凈平整,村民都道:“老灣村變了樣!”(農民日報記者 張培奇 王帥杰 范亞旭)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