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條條寬闊筆直的街道縱橫交錯;一幢幢整齊的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風情各異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星羅棋布……金秋時節,漫步冠縣,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新。
近年來,冠縣住建工作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為抓手,改革攻堅為統領,以黨建引領、扶貧攻堅、棚戶區改造、工程質量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在體制機制、流程再造、方式方法上精心謀劃、大膽創新,取得了一個個成果,收獲了一串串點贊,贏得了一陣陣掌聲。
一、“群眾身邊無小事”“三遍訪”找準工作契合點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只有沉下去,作風才能實起來;干部沉得越深,群眾就離我們越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離我們越遠。為此,聊城市開展了以“三遍訪三評議三提升”為主題的干部作風集中整頓活動,冠縣組織了62 個部門、抽調303 名科級干部作為“民情書記”,走企業車間、入村居農戶,主動上門,噓寒問暖,鼓勵群眾提出意見建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9 月4 日,冠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學廣作為“民情書記”又一次來到萬善鄉孝子哭村開展“三遍訪”工作。“劉大爺,你的房子改造后,感覺住的怎么樣?”“改造后的廁所使用方便嗎,今年你的廁所抽了幾次,每次多少錢?”“家里還有什么困難?”王學廣的民情日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是他走村入戶,遍訪群眾,征求意見,傾情投入“三遍訪”工作的見證。
冠縣牢固樹立“群眾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的群眾觀念。開展“三遍訪”活動,就是讓干部走出機關、走上門去,讓群眾“吐槽”“找茬”,變“被動聽意見”為“主動找問題”。群眾提出的問題,凡是合理合法合情的,走訪干部都要虛心傾聽、用心解決。哪怕一時難以滿足群眾訴求的,也要用心傾聽、耐心解釋,贏得群眾的理解和認可。據了解,自9 月4 日開展“三遍訪”活動以來,冠縣共走訪農戶26320 戶、企業6647 戶,征求到群眾意見建議410 條,已協調解決180 條。
二、構建“冠建通”二維碼平臺 打造“入住即辦證”模式
冠縣深化“互聯網+”應用,自行研發開通了“冠建通”二維碼平臺,對手續辦理、施工過程等內容全部實行公開化、透明化,在創新工程質量監管模式,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實現“入住即辦證”模式,提升群眾辦證滿意度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目前,已錄入建設項目信息并生成“二維碼”674 個,其中基礎驗收階段34 個、預售階段47 個、主體驗收階段52 個、竣工驗收541 個。冠縣的這種創新做法先后在《大眾日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官網、中國視聽、今日頭條、齊魯壹點、海報新聞、聊城日報、聊城電視臺、冠縣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深度報道,收到了較好效果。具體做法為:
一是分段設置,建立“一戶一碼”身份證。“冠建通”二維碼平臺通過分階段對新建公共建筑、商品住宅、保障性住宅等工程項目收集信息,并生成相應的二維碼,讓每個建筑工程都有了“身份證”,既便于工程質量監管,又便于信息查詢。具體來說,主要是通過四個階段操作運行。第一階段,在每一棟住宅樓基礎施工結束后,對項目地址、規模、工程開工、基礎施工的文件和影像資料,以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基本情況等信息進行收集,通過平臺形成工程信息二維碼,并在施工現場進行張貼公示。第二階段,在主體施工達到預售條件后,對預售項目五證、預售資金監管賬戶情況、小區整體規劃配套設施情況、房屋抵押情況、預(銷)售人員信息、標準層戶型圖等信息進行收集,并按照項目標準層戶型圖形成樓房戶型二維碼。由開發單位在售樓處進行張貼公示,之后由房產監管部門頒發預售證。第三階段,主體結構完成后,對工程主體施工過程中影像資料、項目負責人工程質量終身責任信息登記表、各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承諾書等信息進行收集,平臺對工程主體二維碼進行更新并公示,之后方能進行主體驗收。第四階段,在工程完工后,對分戶驗收影像資料、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人員備案表、工程竣工驗收方案、建設工程竣工驗收人員組成名單、商品住宅使用說明書、商品住宅質量保證書、維修人員及聯系方式等信息進行收集,形成分戶二維碼。二維碼公示之后方能進行最后的竣工驗收。通過以上四個階段信息錄入,最后生成的分戶二維碼成為相對應房屋住宅的數據庫。所有該套房屋住宅的身份信息用手機一掃便知。
二是層層審核,提升工程監管質量效益。通過“冠建通”二維碼平臺,將每一階段生成的二維碼作為工程下一階段施工的前置條件,有效提升工程監管質量效益。過去對于工程項目的監管,相關行政部門、科室之間都是盲人摸象,各管一攤,互不兼容,有些不良開發商利用其中的漏洞,在手續沒有齊備的情況下,就開始預售或者通過竣工驗收,導致出現工程質量不合格、戶型與設計差別大,甚至因手續不全,業主無法辦理房產證等種種問題。“冠建通”二維碼平臺收集的項目信息包括23 類內容120 余條,涵蓋了新建公共建筑、商品住宅、保障性住宅工程等工程項目從開工到竣工所有的數據信息,規劃、施工、質量監管、房地產銷售等各個部門都可以通過二維碼進行信息查詢或者監督管理,同時也有效避免了讓企業層層報送、多頭報送、重復報送材料。讓施工過程變得更加透明。一直以來,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等環節都是質量監管的重中之重,是施工單位容易出現以次充好、缺斤短兩、打擦邊球的地方,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根據“冠建通”二維碼信息制作要求,工程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等環節必須同步上傳施工時的影像資料,主要原材的規格產地、施工工藝的采用、施工質量好不好、施工工序是否符合要求,通過二維碼的信息就可以直接看到,從而確保工程質量內外一致,合格達標。
三是群眾參與,完善工程質量社會監督機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企業須公開建筑工程項目質量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質量社會監督機制,支持社會公眾參與監督、合理表達質量訴求。”以往,群眾在購買商品房或者選擇回遷房時,對房屋信息了解很少。群眾的知情權從時間上、內容上都受到很大局限,導致入住后才發現問題。此外,由于對室內水電線路不清楚,在房屋裝修時容易導致破壞水電線路,影響裝修效率。
“冠建通”二維碼網絡平臺的推行實施,真正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話語權。實現了所有與工程相關的信息全部公開,整個工程建設過程透明公開,可以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實時掌握工程建設情況,實現了工程質量全民監督、全程監督,使監管無死角。業主購買房屋時,只需手機掃描“冠建通”二維碼,即可了解預購房屋的相關信息,建設手續、戶型面積、房間尺寸、室內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時,在工程交付使用時,可以通過掃碼全面掌握工程質量情況,包括房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工程保修期限、維修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等內容,使業主對本戶工程各方面情況不再有盲區,在房屋裝修時也可依據軟件內的工程管線埋置圖進行裝修,杜絕因裝修施工破壞管線,提高裝修效率,真正實現了讓群眾買得放心、住得舒心。
四是優化競爭,助力建筑市場良性發展。建筑工程領域最低價中標政策嚴重影響了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阻礙了建筑質量水平的提升。“冠建通”二維碼網絡平臺的推廣使用,促使工程信息公開化,工程質量透明化。對于人民群眾來說,這是一個對各個小區樓盤橫向對比的平臺,工程質量是否優良、戶型設計是否合理、管線埋設是否科學,都通過這個平臺進行對比;對于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以及物業公司來說,“冠建通”二維碼平臺是一個展示技術水平、比拼管理實力的平臺。施工現場是否規范、施工技術是否先進、工程能否按期竣工、物業管理是否到位都通過平臺向人民群眾展現出來。人民群眾的橫向對比,企業之間的縱向比拼,能夠促使各單位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規范管理制度,提升質量效益,進而推進建筑市場競爭更加趨于良性,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三、黨建引領“三優”同創 助力冠縣建筑業發展
近日,筆者在新華康復醫養院綜合樓施工現場看到,砌體班組長陳立軍正和工人將一車拆卸下來的零部件分類放到了工地的周轉材料存放處,整個施工環境干凈整潔,現場沒有一個隨意放置的邊角余料或零部件。冠縣冠建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么俊周介紹說,這是項目部的黨員一起琢磨出來的新法子,自從設置了這個周轉材料存放處,工地上再沒有邊角余料隨處放、周轉零件到處丟的現象了,施工環境得到了美化,而且促進了資源回收利用,提升了質量效益。這是冠縣開展“黨建引領、三優同創”活動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
冠縣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以創建“優良施工現場、優良施工環境、優良工程”為目標,在全縣建設工程項目部中開展“黨建引領、三優同創”活動,推進黨建工作向建設工程一線延伸,打通“黨建+ 工地”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項目工程建設水平,助推了冠縣建筑業健康持續發展。
支部扎根在一線。成立“黨建引領、三優同創”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打好活動開展基礎。全面統計排查各項目部一線人員黨員數量,以施工工地為單位成立7 個功能性黨支部,健全組織配強隊伍。加強陣地建設,在施工工地建設黨員活動室,規范開展黨組織活動,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和歸屬感,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保障。發揮項目部黨支部在項目建設中的領導、協調各方作用,匯聚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合力,研究解決項目進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東三里小區項目部黨支部研究制定施工現場質量標準制度,有效解決工地現場質量通病,其經驗在全縣項目部中全面推廣。
黨員攻堅在一線。各項目部黨支部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把黨員充實到建設工程各個重要環節,設立工程質量崗、施工安全崗、揚塵治理崗,細化每位黨員的崗位職責,讓每名黨員依據自身專長,主動亮明身份,主動認領崗位,切實發揮黨員在建筑施工一線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各項目部黨員立足崗位,嚴把工程“安全關”“質量關”“環保關”,帶頭完成工程建設中的急難險重任務,自主創新各項施工技術和管理措施37 項,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山東冠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七項目部黨員么俊周,推廣使用插盤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提高了樓層主體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節省了安裝拆除時間,減少了周轉材料損耗。山東金世紀開發公司黨支部書記葛曉華組織項目部班組長,推廣降塵支模工藝等新措施,降低了工地揚塵和噪音。冠縣住宅公司黨員張振奇結合承建項目特點,研究制定了班組自檢、交接互檢、項目部抽檢的“三檢”管理制度,實現了工程使用功能無缺陷、工作質量合格率100%。
成效檢驗在一線。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嚴把工程質量關、施工關、驗收關,完善項目管理運行機制,規范項目施工現場,促進施工工藝技術創新,推動了項目建設提質增效。一是創出優良施工現場。引導黨員在安全管理、安全防護、施工機械、施工用電、文明施工等方面作出表率,施工現場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2019 年,全縣28 個項目榮獲聊城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優良工地榮譽稱號。二是創出優良施工環境。嚴格落實建筑工地“六個百分之百”治理措施,積極推廣降塵支模工藝等新措施,有效控制了工地揚塵和噪音,極大改善了施工現場環境質量。三是創出優良工程。黨員帶頭應用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技術、定型模板加固支撐技術、交錯穿插搭設方法、混凝土砌塊吊裝工具定型化等施工新技術,實現工程效率和質量新突破。2019 年,全縣15 個建筑工程獲得“水城杯”稱號,創歷年一次性驗收工程數量之最。1 個棚改項目回遷安置房獲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泰山杯”,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棚改項目。2020 年上報的12 個市優良工程,一次性通過驗收。
四、打通“最后一公里” 營商服務更加高效
竣工驗收備案資料由19 項縮減為11 項,申請商品房預售資金網上即可辦理,非必要的簽字蓋章程序一律取消,每日政務服務辦理情況在機關政務公開屏幕進行公示,所有服務事項做到能減盡減、能少盡少,最大限度優化流程、壓縮時間……
行政審批服務力推“強筋健骨、權力瘦身”,減環節、減事項、減資料、提效率。去年以來,冠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采取簡化申報材料、優化審批程序、一站式服務等多種措施,實現了所有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結,優化了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營商環境。優化服務流程。以往在工程竣工驗收備案過程中,由于申報材料中需勘察、設計單位蓋章的材料較多,加上勘察、設計單位多是外地企業,致使建設單位需多次到外地蓋章。經過優化梳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資料由19 項縮減為11 項,將非必要的簽字蓋章程序一律取消,重復提交的材料全部合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建設單位的跑腿次數,大大縮短了建設單位辦理竣工驗收備案的時間,得到了服務對象的一致好評。實行一站式服務。該局創新性地推廣使用“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申請書”和“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補齊(補正)告知書”,由局辦公室一窗受理,向相關業務科室派發,辦結情況由局辦公室通報、反饋,實現服務流程“內循環”。實行流程再造。全面推行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告知承諾制,容缺施工圖審查合格證辦理施工許可。施工圖設計采取“跟蹤圖審”“分段圖審”的方式,提高審查效能,審查時限可在社會投資工業建筑不超過10 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和社會投資民用項目不超過12 個工作日的基礎上,再縮短3~4 天。在房產交易環節,優先實施了新建商品房買賣網簽備案系統聯網,實現了存量房網簽備案及存量房資金監管、房屋租賃合同網簽備案,走在了全市前列。
冠縣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在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以百姓之心為心,從嚴從實把握惠民生導向,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將民生工程品牌建設貫穿工作始終,相繼實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南部新城道路建設、回遷安置房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農村危房改造、農廁改造后續管護體系建設等等,都在有序推進。一處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氣勢磅礴地掀起了冠州大地新一輪經濟轉型趕超的浪潮。奮進的冠縣,正以城鎮建設為強力支撐,描繪著跨域發展的新圖景。敢為人先的冠縣人,在助力城鎮提質、打造宜居環境的工作中,憑著勇氣與智慧,負重攀爬、激流勇進,乘勢而上。(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李勇釗)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